疏通 作品

第兩百二十一章 千斤頂起芝加哥

    吃到瀕危的更多。

    再後來後來還出現了很多魔鬼菜式,比如鹽水林龜,水煮鱷龜。烏龜也快被吃光後,烏龜變得昂貴的無比,只有富人才吃的起。

    於是就出現了“模擬烏龜湯”,一點龜肉都沒有的那種。深受窮苦美國底層人民歡迎。

    現代還有人認為美國人是不吃魚的,其實正確描述應該是現代美國人很少吃魚。

    那個烏龜湯,美國人是這麼吹噓的吃一隻龜,等同同時吃了豬、牛、羊、雞、鴨、魚、蝦七種肉的味道。

    可見,魚的地位還是有的。

    即使時間往前推到殖民者剛踏上美洲大陸時期,魚相對於他們來說,起碼也屬於救命稻草級別。

    美國建國後,華盛頓把首都建立在華盛頓的一個原因是那裡有條波多馬克河,有158個漁場,450條漁船,8000漁民。

    至於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豬一樣大的亞洲鯉魚是在13世紀時進入了歐洲,在1516世紀,成了英國王室的貢品,之後更是歐洲富人才能吃得起的食物。

    19世紀後期,來到美國的歐洲富人發現,美國沒鯉魚吃於是急了沒有這個,怎麼彰顯我的身份

    1880年前後,美國魚類和漁業委員會負責人,平均每年能收到2000封要求引進鯉魚的信件。

    於是那個豬一樣的鯉魚來了。

    剛開始,鯉魚的價格是每磅1美元。然後你懂的,美國人再怎麼吃,這東西也不見少,反而越來越多。1900年,價格就降到每磅23美分。

    足夠便宜的價格,讓美國的窮人們也吃上了鯉魚。然後戲肉來了,美國的富人開始嫌棄鯉魚,把目光轉向了其他更昂貴的食材。

    從“吃”上就可以看出,歐美人是多麼的愛慕虛榮。更滑稽的是,他們會對中國人說“面子”是什麼我們都是直腸子,根本就沒有面子的概念。

    推銷員有些不爽,不過他也顧不得了,因為他發現那個大老闆吃飯比他還快,甚至連頭都不抬。再說了,搞銷售的臉皮都挺厚,無所謂。

    推銷員滿心愉悅,正吃的快活。湯姆拿起銀質煙盒點了一根菸,問道:“你離開芝加哥後去的那個小鎮叫什麼名字來著”

    推銷員愣了一下:“那個小鎮叫做北京。”

    湯姆:“在什麼位置”

    推銷員驚奇道:“就是我們遇見那個”

    湯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