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一十八章 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四)

 秦絕默然不語。


 泱泱龍洲,真要說一個拿得出手的影片都沒有,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遠的不提,就拿去年第73屆金梅獎來說,榮獲最佳影片獎的《囚籠》、商業氣息較重但不影響質量的歷史電影《大明》、詞曲編調出眾的音樂電影《神宮樂典》等,真要以衝“四特九大”獎項為目標,未嘗不能奪得幾項提名。


 但這就是龍國影壇的弊病之一:自成文化生態圈,萬事先對內,依仗著人口眾多,自產自銷,很少考慮向外拓展與輸出。


 就連林彥杏執導、朱子疏編劇,去年入圍了倪樂卜國際電影節的政治電影《紅鐘》,當時也僅僅只是象徵性地遞交了報名申請,主要賽道依然放在國內。


 不是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


 然而當龍洲自身的高質量文娛產出都逐漸貧瘠,挽救內部頹勢已是不易的時候,又有誰能騰出心力向外界發展呢?


 提升文娛指數任重而道遠,絕非一蹴而就。


 好在,事態已經有了轉機。


 秦絕眼前閃過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稚嫩的,慈愛的,堅定的,欣慰的。餘光裡賀栩還在認真地望著大屏幕,正是他以及那些站在圈內高位的前輩們,從一個綜藝開始,著手培養龍國文化娛樂的未來。


 輕輕呼了口氣,秦絕垂眸含笑,不再分心。


 銀幕之上,精心剪輯的歷屆總覽紀錄片播放未停,年份越近,內容越詳實,分秒皆是精華,不論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只要認真觀摩,都能從中汲取到知識或靈感。


 足足放映了一個半小時,畫面正中央的數字才跳動至今年,留下頗具感染力又吊起觀者胃口的結尾。


 頒獎大廳內響起掌聲。


 音量沒有熱烈到掀翻屋頂的程度,聽上去非常矜持,其中蘊含的敬意卻做不得假。


 不遠處曾在晚宴上與秦絕有過一面之緣的導演兼劇作家羅南·林德已經在用手帕輕點眼角,那是一名電影人對電影事業最純粹的感動。


 隨後,伴著玻璃沙漏的出現,一行倒計時呈現在在座眾人眼前。與此同時,四周燈光漸亮,昭示此刻進入休憩時段,細微騷動聲傳來,有人離席走向盥洗室,有人轉頭與身旁人交談,也有人姍姍來遲,提著裙襬從紅毯末端走進大廳入口。


 秦絕有心闔眼墜入影視空間消化一番剛才的收穫,可惜在當前的環境裡閉目養神不太禮貌,她小幅度偏了偏頭,見賀栩也沒有起身的意思,遂微微低頭湊過去同老爺子探討問題。


 時而問答,時而沉思,時間過得很快。當沙漏裡星屑般的沙礫悉數灑落至下方容器時,舞臺側方的門被工作人員拉開,一眾身影三三兩兩地走向前排座位,皆是衣裝考究,身姿從容。


 五男四女,共九人,都是剛才紀錄片裡見過的臉……秦絕瞭然,這是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過一會兒也是他們親自開獎頒獎。


 評委落座後,頒獎大廳內的數排座椅也終於坐滿。那扇連接著走廊紅毯的門緩緩關上,倘若有人這時還在場外流連,想想就知道等新聞報道出來後他或她會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笑料——趕來出席維納佐拉電影節的嘉賓數量不少,以“懷抱著對影視行業的熱忱”為標準來評判的話,總有人心思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