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影評潮(中)

……




《隨手記,聊點原作相關(以蘇琪為主)》




[票根.jpg]




謝邀,剛從電影院出來,總的來說《白晝之雨》是部不錯的作品,但畢竟不是商業電影,不推薦跟風去看。




這電影的一大特點是喜歡看前半段的基本都對後半段心理生理不適,期待後半段的差不多都覺得前面無聊,所以個人的觀點是如果不怕劇透,可以先搜搜影評,免得產生心理落差覺得不值票價。




說點別的,本人以前看過原作,得知將要改編成同名電影的時候還覺得有些親切。不過可惜電影對核心敘事主題進行了調整,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蘇琪這個人物的戲份被一再壓縮(原著用了一章來單獨敘述她的故事,又用了一章來講蘇琪和曹昊的感情發展),單就這點來看是有些遺憾的。當然,莫森和田剛的塑造非常成功,為了劇情的總體框架,蘇琪等配角出場少也無可厚非,可以理解。




注意:以下內容在影片裡沒有出現,但個人感覺仍然屬於劇透,請酌情閱讀。




在原作裡,蘇琪的家境雖然很優越,原生家庭卻並不美滿。她父母通過相親認識,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結婚只是因為兩人各方面條件合適,主打的就是一個門當戶對。蘇琪五歲的時候,她母親自覺已經完成了作為一名妻子結婚、生子、養孩子的義務,於是開始濫情出軌,後面更是二話不說和真愛私奔跑路,遠程向丈夫提出離婚。




這件事讓思想傳統的蘇琪父親淪為親戚中的笑柄,顏面盡失,從此留下濃重的心理陰影,且這份陰影在離婚後直接轉嫁到了女兒蘇琪的身上,導致蘇琪自記事起便活在極為壓抑的環境中。




在父親矯枉過正的教育和約束下,蘇琪所有對於美和自由的追求都被遏制。她必須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女孩,不能注重外表,不能試圖化妝、研究穿搭,不能“招搖在外”,否則就會被大發雷霆的父親罵她和她母親一樣,是個“只會勾引別人的蕩婦”。




在學生時代,蘇琪上的是貴族院校,然而卓越的家境、優秀的成績和與這些並不匹配的外貌形象讓她飽受譏諷嘲笑,個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屢受打擊。




畢業後,進入公司工作的蘇琪依然缺乏自信,總是畏畏縮縮的,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再降低,杜絕一切注視的目光。此外,她每每與別人特別是男性保持最大限度的社交距離,不存在任何私人性質的交往。




蘇琪如此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天性,只為避免成為父親口中的“不檢點女孩”。




在閱讀原作的時候,我覺得蘇琪和邱雪這兩個姑娘是個對照組。一個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壓抑,另一個則是壓抑過頭於是反彈。




還是那句話,可惜蘇琪戲份太少,以上所有的人物背景故事在電影裡都只靠“妝造打扮保守土氣”和“商場買衣服的回憶閃現”兩點來體現,刪得太過了,以至於沒看原作的觀眾估計都有點懵逼。




另外讓我遺憾的是蘇琪和她父親的關係性同樣被刪減得基本沒剩什麼。蘇父這個人很複雜,他對女兒既有移情的恨,也有切實的愛。




蘇琪是標準的中產階級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生活水平遠超同齡人一大截。她的父親雖然看不慣她那張和母親有幾分相似的臉,時不時就對她進行言語上的批評辱罵,但物質條件上從未苛待她。如此種種,使得蘇琪對父親的觀感非常複雜,既畏懼害怕,又信任依賴。




記得看原作的時候,有一段劇情還蠻感人的。




當時蘇琪和曹昊互生情愫,蘇琪對曹昊吐露心聲,說她擔心父親不同意他們的戀情,而知道岳父大人這關不好過的曹昊沒有任何討好感的技巧,只會十分笨拙地拼命工作,盡全力讓自己早日成為配得上蘇琪的男人。




曹昊的努力都被蘇琪父親看在眼裡,他起初非常憤怒,但後來反而主動提攜曹昊,給他升職,交給他重要的工作,漸漸讓他接觸公司核心項目等等。




從蘇父和曹昊私下對談的話裡也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擁有一個好歸屬,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不想看到她重蹈他們那一輩的覆轍。




由此可見,蘇父是愛著蘇琪的,只是愛裡摻著對前妻的恨,才讓他和蘇琪之間的親情變得複雜。




只是在電影裡,這段令人感慨的父女關係僅能從蘇琪在車裡的臺詞窺得一二。




(“而且就算事情敗露,我們還有我爸呢,他雖然不喜歡我,但為了不讓家裡蒙羞也一定會幫忙瞞下來……”)




本人在此姑且放個原作的安利,有電子版,看了不虧。順便說句很地獄的話,正是因為蘇琪和曹昊的故事在前面寫得很豐滿,才顯得他倆後面被莫森幹掉的劇情荒誕且恐怖#擦汗,那種正常人的人生被異類攪得一團糟乃至全盤崩潰的感覺,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也順便在這裡喊一句,莫森啊莫森,多少人的生活都被你毀了!




……不過始作俑者何冶死得好,雖然正能量一點的發言應該是建議莫森訴諸法律懲罰何冶,但不得不承認,殺了何冶的確解氣。唉,只能說造化弄人吧。可憐人必有可恨處,可恨者亦有可憐處,人和人生真是複雜。




說到這個,電影裡曹昊要自首,蘇琪突然說出那句“殺了吧”,也是一個體現人性的劇情亮點。




我看的那一場,當蘇琪突兀來了這麼一句的時候,周圍的不少觀眾都愣了愣,沒想到這個怯懦的女孩居然膽子這麼大。




確實,不論是田剛還是曹昊,之前都沒產生過“反殺”莫森的想法(王大力就不提了,他比較逗比……),然而蘇琪卻語出驚人。




其實仔細一想,這背後的邏輯很通順。因為《白晝之雨》通篇只有蘇琪一個人例外,只有她是真正生長在中上層階級裡,和其他所有出場人物都不一樣。




家庭是蘇琪的夢魘,同樣也是她的“底氣”。




蘇琪不是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力圖生存的小人物,哪怕她土裡土氣,膽怯瑟縮,她依然是公司高管的女兒。




這樣的蘇琪,她的價值觀與田剛那群人完全不同,頗為殷實的家底和有能力有勢力的父親讓她自然而然地越過法律和正義思考問題,僅僅一個“我們可以殺了莫森”的想法,就展現了她和她代表的富人階級的能量,也恰恰印證了莫森對田剛說過的:




“什麼都沒有的人怎麼可能從陰溝裡爬上來,你看看自己和那些富豪大款平時生活的環境,根本不一樣啊。”




蘇琪對曹昊的包庇,對莫森的蔑視,除了明面上的那份“戀愛腦情節”外,支撐著她的還有來自家庭的底氣。電影裡雖對蘇琪的童年遭遇和成長過程簡而又簡,一筆帶過,但蘇琪勸說(或者說教唆)曹昊殺人的這段劇情對話倒是保留得比較完整,無形中體現出了上層人對下層人居高臨下的視角。




談及這點,我似乎看到有人共情曹昊,因為曹昊先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又是被莫森威脅勒索的受害者,他唯一一次主動害人還是被蘇琪勸說著幹掉莫森。這麼看來,曹昊彷彿是個正義執行者。




可真的是這樣嗎?




當初莫森也是不堪受辱,選擇殺死何冶,從而走上扭曲的道路。蘇琪的發言儘管是出於自保,認為“只要殺了莫森就能迴歸原本的平靜生活”,可這個想法本質上還是因為她很清楚,對他們這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而言,要人間蒸發莫森這種無業遊民小混混綽綽有餘,即便事情敗露也會有人給自己兜底。




能被蘇琪說動的曹昊,嚴格來說也接受了自己未婚妻這種“上層人不拿下層人當人”的思維。就算劇情展現出的是曹昊“逼不得已”,“被蘇琪無原則的深情挽留打動”,這也不是洗白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