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金蘭獎頒獎典禮之狂攬獎盃

好消息:得獎了。

又壞又好的消息:得了兩個。

秦絕動作變慢了一倍,但沒有停滯,還是把無辜的紐扣繫上了。

有那麼一瞬間她腦子裡想的是“你不是金蘭獎嗎為什麼會梅開二度”,然後自己都被這個冷笑話冷到,無語地閉了一下眼睛。

左右手各持一尊獎盃的畫面還熱乎著,大家都知道不久後臺上(又)會上演怎樣的情形,秦絕沒了假裝無事發生的必要,遂直接側過頭望向導演組,神情有些嚴肅,目光不是無助而是探詢。

複雜的心情沒有剝奪她的理智,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這次情況和之前又有不同:同樣是《frozen》(音樂劇)→《熔爐》(多媒體戲劇)→《加班的一日》(短劇)的劇種順序,“最佳主角獎”那會兒好歹是林柔在前秦絕在後,兩人領獎間隙還能打個配合,“最佳戲劇獎”這裡卻是兩個秦絕中間夾了個袁蕭,這要怎麼頒獎?

何止秦絕憂心,現場導演組和演播廳的導播組也頗為窒息。好傢伙,金蘭花開開兩朵,事故一來來一雙,這可真是喜喜又慶慶,讓人樂且崩潰。

“怎麼弄,把他倆的次序倒一下?”這位想復刻先林柔後秦絕的情景,方便抄上一次作業。

“不妥,話歌舞樂四大類必須固定,要杜絕誤解現象。”這位擔心換位置後會讓不知情的觀眾誤以為音樂劇/《frozen》對應的是袁蕭。

“前四類不方便換,那就換後面兩個!”第三位另闢蹊徑,意思是讓多媒體戲劇和短劇前後調換,先給秦絕發兩個獎,再給袁蕭頒獎。

“可宣獎已經宣完了,會不會……”這是在說雙林二老讀的時候可是多媒體戲劇在前面,如此調整豈不是有貨不對板、獎不對人的嫌疑。

“還是切機位吧。”始終沒出聲的最大話事人一錘定音。

順序不能換,哪怕是小眾劇種也不能輕率地更改先後,固然特殊情況應以大局為重,可要是因為小眾劇種的關注度相對較少就將其推上犧牲的高臺,這還算什麼百花齊放、一視同仁?

人民群眾聰慧又善良,獲獎結果擺在那,哪怕頒獎過程中真的鬧出笑話,大家考慮到前因後果也會給予理解,相反,如果一點戲劇性的小事就遮遮掩掩,生怕這點“瑕疵”汙染了金蘭獎,那才叫過分注重形式主義和表面工程,失卻了國獎創辦設立的初心。

總之,能救盡救,若錯則錯,面對這種十年難遇的巧合,有差池有疏漏都不丟人,絕對不能因小過而大亂,為了面子失了裡子。

決策既定,事態緊急,上頭的安排立即被細化為一條條清晰明確的指令,自演播廳到現場層層下達。站在舞臺一側排隊的袁蕭此時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分外緊張地盯著場邊埋頭狂寫的助理導演,在對方舉起大字報的第一時間把指示仔細讀完。

臥槽這是什麼地獄級別的任務林柔姐姐你快回來我一顆元宵承受不來——

袁蕭整張臉幾乎僵掉,點頭回應的時候下巴都在抖。

秦絕比他鎮定得多,略一頷首表示收到,隨即立刻根據大字報上雖少但精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拍攝經驗在腦內補足大致編排,提前預演接下來的場景。

如果她沒理解錯,待會兒上臺以後前面一切照常,到他們這裡時,雙林二老中的A給她頒獎,B給袁蕭頒獎,隨後B往她的方向側退一步,A給袁蕭下一位頒獎,這時袁蕭從旁協助,暫時替她保管獎盃和證書,等A頒完獎,B再上前給她頒獎,再之後,A給袁蕭下下一位頒獎,B則趁這段時間往下走,重新將整個頒獎流程接回正軌。

全程下來,只要機位角度合適,鏡頭切換得當,就能保證觀眾看到的依然是兩位老藝術家輪流交替為眾人頒獎,畫面與之前無異。

秦絕微微放心的同時心底瀰漫起一股淡淡的沉重,一是擔心袁蕭的演技,二是擔心袁蕭那小身板能不能端得住兩個獎盃。

至於臨時加走位,給林鶴鳴和林朝歌以及一眾工作人員平添麻煩的這事,她已經認了,所謂債多不愁,等頒獎典禮結束後再統一感謝並致歉吧。

想罷,秦絕淺吸一口氣,與林柔那時的方向相反,假裝轉頭望向舞臺,實則拉近和袁蕭的距離,把如何見縫插針遞接獎盃證書的操作給他詳細複述了一遍。

“告訴我你端得動。”末了秦絕用氣音道。

袁蕭唸咒似的反覆唸了五遍“班長”,才低聲回道:“我行。我在臺下看到你倆是怎麼弄的了。”

“ok.”秦絕信他,聞言不再操心。

兩人輕聲交流的功夫,所有獲獎作品已然宣讀完畢,同上次一樣,主持人趁領獎者們排隊上臺,及時把耳返里導播的指示傳達給了雙林二老。

大佬不愧是大佬,久經沙場,道行高深,那淡定平靜的模樣,要不是主持人的嘴唇還在動,沒忍住偷瞄兩位老人家臉色的袁蕭還以為眼下的緊急狀況是他的錯覺。

……也是,老前輩們什麼場面沒見過,不用慌。

袁蕭在心底碎碎念,不斷自我安慰。

倘若林朝歌能聽見他的心聲,恐怕會調侃一句:我什麼場面沒見過?——這場面我是真沒見過!

沒過多久,各個劇種的主演和執導者在舞臺上站成一橫排,看著禮儀小姐們嫋嫋婷婷地走出,兩位老藝術家開始頒獎,屏幕前嘻嘻哈哈等待著(獎盃)秦絕(獎盃)2.0到來的觀眾們還當這些是漫長的前菜,殊不知真正的危機向來悄然無息,眼下才是讓人狠狠捏一把汗的真·驚險時刻。

秦絕同樣這麼想,因此與林鶴鳴握手的時候深深埋頭鞠了一躬,幅度之大幾乎將自己對摺。

外人興許還以為她是激動、緊張,抑或是“即將迎來第二次社死”的衝擊太大,以至於亂了陣腳,但知悉內幕的人卻清楚,她是真心為麻煩了大家而過意不去,所以才會有如此表現。

“晚輩對不住您。”起身之時,秦絕啞著聲音,面容誠懇。

連上三次臺,再陌生的臉這會兒也認得了,林鶴鳴讀出她眼裡明晃晃的歉疚,笑了笑,轉身捧起托盤上的獎盃。

“對得住它就行。”林鶴鳴說。

她們都知道今晚這一次兩次的意外根本不是秦絕,甚至不是任何人的錯,秦絕攬責是這孩子品性好,懂為人,她本沒有任何被指摘的地方。

是以林鶴鳴要表達的潛臺詞無他:獎是你憑實力拿的,今兒個該著你站在這領一個二個三個四個獎,因為場外因素抱有歉意可以,但若是真的心懷慚愧,那就是對你這個獎、對你自己和你戲班子夥伴的不尊重,這兩者得分清。

聰明人之間不必多言,林鶴鳴說完這六個字,秦絕嘴唇微抿,旋即露出一個淡笑:

“是。”

她接過獎盃,接過證書,彎下的腰是謙恭守禮,挺直的脊背是理所應當。

林鶴鳴姿容優雅地點了點頭,讓出位置,方便臺上跟拍的攝像師將鏡頭聚焦在林朝歌和袁蕭身上。

接下來的一切頗為順利,袁蕭沒有辜負組織上對他的信任,不論是自己領獎還是接應秦絕都完成得相當不錯,除了表情和動作仍然有些僵硬外幾乎沒有破綻。

“呦,又見面了。”林朝歌笑容可掬地伸出手。

“呵呵呵呵……”秦絕裝乖。

她還是那句話:“給您添麻煩了。”

“不麻煩,我挺開心的呢。”林朝歌又插了秦絕一刀,“年輕人再接再厲。”

秦絕嘴角微微抽搐:“謝謝前輩的鼓勵。”

要麼說人跟人不一樣,面對林鶴鳴,秦絕鞠躬鞠得深是發自真心,面對林朝歌,秦絕鞠躬鞠得深是想趕緊把這尊樂山大佛送走。

林朝歌沒再鬧她,笑呵呵地走了,走的時候把肩扛遊機也一併帶離,讓旁邊手臂已有晃動跡象的袁蕭暗搓搓鬆了口氣。

“還行嗎?”鏡頭終於移開,秦絕第一時間拿回獎盃證書,減輕袁蕭的負擔。

“還行。”

袁蕭額角流汗,心悸之餘不免更加佩服自家班長——不旁觀不知道,這大導演林朝歌怎麼還是個樂子人啊?!

“你證書拿倒了。”秦絕提醒。

“!哦哦哦。”袁蕭趕忙調整過來。

舞臺上不收音,但也不能肆無忌憚地聊來聊去,兩人的小動作到此為止,那邊林鶴鳴和林朝歌的頒獎亦是恢復如常。不多時,袁蕭跟著大部隊變換走位準備大合照,至此所有的步驟皆與彩排別無二致,幾分鐘前的提心吊膽彷彿一場夢境。

伴隨著主持人熱情洋溢的聲音,不遠處的攝影師舉著相機抬手示意眾人看向正前方,袁蕭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手裡“最佳戲劇獎”的意義非比尋常,這時方才騰起一股強烈的恍惚與落淚的衝動。

《熔爐》……獲獎了。

哪怕算上秦絕等演員,袁蕭的成長速度也是諸多娛樂實習生裡最迅猛的那一批。他像一塊河底的石頭,無數條名為“人生”的江水溪流在此交匯而過,留下深淺不一的苦難的蝕痕,石頭沉默不語,不做挽留,只是觀察著,傾聽著,感受著,汲取著,安靜而慎重地將身上的一道道痕跡雕琢成故事,在未來的某一日娓娓講給世人聽。

這樣的袁蕭如今有《為難》和《鱗人》兩部風格迥異且各具內涵的代表作,已是新生代影視編劇裡少見的強出圈級風雲人物,外界盛讚他進步之快,著眼之深,觀眾對他咬牙切齒,又愛又恨,但唯有袁蕭知道,他真正的質變並不是第三輪與方友文首度合作的《空碑》,而是第四輪拼著違規被清退的壓力也堅持完成了的《熔爐》。

袁蕭忘不了他第一次站在龍雅劇院門口時的心情。

所有的一切,院長爺爺,小百靈,陽光,包括這座劇院本身……都是如此的真實,觸手可及。

一個曾以為自己早已知曉的道理在那一刻如浪潮拍打上岸,激烈湧入腦海,袁蕭得以真正理解它的含義:寫東西,要關注具體的人。

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先入為主,不能想當然地描繪“一個群體”,將其作為文學性的工具,只談籠統的概念,高喊空泛的口號。

臨時充當會議室的小房間裡,秦絕認真的目光像兩簇星火。

袁蕭和其他成員一起接住了這團滾燙的火焰。

往日的積累在頓悟和決心下猛然衝破桎梏,短短兩週時間他投身於劇本、拍攝、多方統籌,不知不覺已然脫胎換骨。

時至今日,袁蕭回頭望去,對《熔爐》又有新的感觸。

那是他的起點,他的來路。

“針砭時事”本就是把雙刃劍,袁蕭迄今為止遭受的罵聲從來不比他享有的讚譽要少,有人批判他從《空碑》開始就嚐到了消費受害者的甜頭,《熔爐》更是扯著為弱勢群體鳴不平的大旗過度渲染黑深殘,靠觀眾的同情心吃流量,“找到了立人設和賺名聲的舒適區”。

袁蕭不在意,他人都快被曾欣慧琴折騰沒了哪還顧得上這些惡言惡語,可輿論終究有它的力量,袁蕭偶爾也會詰問自己是否矯枉過正,誤入歧途,是不是真如部分影評人諷刺的那樣“比起表達主旨,其實心裡清楚這麼寫能虐到觀眾”。

“最佳戲劇獎”恰如一場及時雨,澆熄了他微弱的猶疑。

這既是對《熔爐》的肯定,亦是對袁蕭選擇走上這條路的認同。

唉,求道之心還是不夠堅毅,以後大晚上自我懷疑的時候就該多想想班長當時說“我們認真吧”的表情。

心頭浮現萬千感慨,袁蕭情不自禁地看了眼身旁的秦絕。

然後就看到了近在咫尺·超清現場版·梅開二度的(獎盃)秦絕(獎盃).jpg

袁蕭:“………………”

憋住,一定要憋住,不能笑。

好不容易過了頒獎那一關,他必不可能在這裡倒下——!!

觀眾可不管袁蕭用盡畢生演技只為守護住表情管理的辛苦和折磨,早已等候多時的彈幕爭先恐後地湧出,放眼望去盡是笑語歡聲。

【秦絕被迫當眾社死的好笑程度:100%;秦絕被迫第二次當眾社死的好笑程度:%】

【室友路過問我為什麼要反覆看這段,大爆笑了家人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媽也以為是電視重播,我要怎麼給她解釋這不是你想的那樣o(*≧▽≦)ツ┏━┓】

【秦絕知道好多人第一回沒趕上,所以特地又給大家復刻了一遍,他太貼心了,我哭死】

【別笑死我,秦絕你人還怪好嘞。。。】

【名場面堂堂返場,最熟悉的一集】

【《名場面》x《冥場面》√】

【實在太樂了,節目效果一整個拉滿,感覺我能笑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