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三輪點評(三)

    “羅含章則是相對最貼近現實的一個。”朱子疏特地看了一眼觀眾席才繼續說道,“看完空碑,得知秦絕的結局後,大部分的觀眾都會下意識將責任歸咎於羅含章的怯懦,不齒他的行為,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正是普通人的反應。”

    許多時候,文藝作品過於現實反倒會引起觀者的抵抗,因為人物或情節誘使他們回憶起了自己曾遭遇或做過的事,強行挖掘出那些隱藏在記憶中的陰暗面。

    而人們又總是不願承認、不願面對這些負面,因此才會逃避、抗拒甚至憤怒。

    觀眾憤懣之餘,若是能設身處地地把自己代入到羅含章的角度,恐怕也會有不少人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不敢牽扯進那些危險的大事之中,第一反應就是躲得遠遠的,以免引火燒身。

    “羅含章在幾年後寫了一封匿名舉報信,也暗示了他在這段時間裡的掙扎與折磨。獲悉一個重要的秘密,又無法宣之於口的感覺有多麼熬人,想必一些觀眾朋友也能感同身受。”

    朱子疏繼續道,“糾結過後,羅含章試圖復刻了文件袋裡的內容,但只剩下模糊的印象,證據不足。或許,他這一舉動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夠從這份突如其來的深重責任感中脫離。但這又恰恰體現出了羅含章這個人是有勇氣的,他沒有迴避一世。”

    “至於林父,極善與極惡在他身上同時存在,被他愛著的人自然幸運,而除此之外的人在他眼裡只是陌生人,甚至算不上人。這又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林柔,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嶽揚突然笑了笑,插話道:“這類作品現在不少,窮兇極惡的男主角唯獨深愛女主,所有的溫柔和善良都留給她,也就是俗話說的‘我殺了別人,把他的鑽戒搶來送給你’。”

    “受眾很多。”曾欣慧琴漫不經心地接話道,“觀眾覺得這種亡命天涯和惡中唯愛的橋段浪漫極了。”

    這番話說得許多觀眾一陣不適,卻又沒辦法反駁。

    是啊,那麼多人設與情節類似的言情作品有著大量的擁躉,換到空碑就叫“三觀不正”、“內容致鬱”了?

    說句不好聽的,不過是因為空碑把以秦絕為代表的無辜者所遭受的苦難明晃晃地展現出來了而已,逼迫著觀眾不得不直面那些“惡”的部分。

    如若不然,他們中的一部分興許還在代入林柔,覺得能被這麼多人全心全意地愛著可真好啊,別人的事又有什麼要緊呢?

    朱子疏笑著給嶽揚與曾欣慧琴打了個圓場,其實他們的觀點都是一致的:並不是批評這類作品“不正確”、不應該存在,而是給觀眾做了個提醒——人各有所好可以,但不能太雙標了。

    “至於秦絕。”朱子疏想了想道,“無辜,又不無辜。”

    “他只是個普通的、生活在明亮面的高中生,所考慮的僅是青春的這些事,學習、戀愛,對成年人的世界都不甚瞭解。而這樣的人,結局卻是殘酷的。

    “然而,同樣要考慮到的是,‘可憐人必有可恨處’,我們龍國有句半古語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雖然用在這裡重了些,但裡面蘊含的道理是一致的。

    “假若秦絕沒有那麼‘關心則亂’,沒有林父說什麼他就信什麼,那麼興許他就不會這麼草率地陷入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