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三十節 連州城下

    不論是楊增還是黃超,都不想強攻連州城。一來他們的兵力在一路部署的狀態下已經大幅度縮水,目前部署到連州城下的部隊強攻略嫌不足,必須從其他地方調集軍隊。而分兵部署的地區又對整個連陽地區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抽調可能會引起整個地區的不穩。二來連州是他們的統治基礎,黃超並不想給連州城的軍民留下“外來征服者”的印象。

    連州州衙的花廳上,知州崔世召正在和連州城內一干士紳商談對策,八排瑤退了,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連州城依然處於圍城之中。現在代替八排瑤圍城的是更為兇狠的澳洲人。舊時空的《連州志》記載,崔世召在任時,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了作亂的瑤民,平息了崇禎八年的瑤亂。但現時空,在多了兩廣攻略的變數之後,崔世召來不及感化八排瑤就遇到了澳洲元老――他的德行顯然感化不了這群粗坯。

    八排瑤,崔世召多少還知道些他們的情況,認識其中的一些頭目,城裡城外,能和八排瑤打交道的人亦不算少,總還能說上話。但是不知何處而來的澳洲人,那就誰也不知道該如何打交道了。

    澳洲人的大名,崔世召也是知曉的,不過在他看來澳洲人是“海外賊寇”,固然能寇掠瓊州,侵擾廣州,到底也是遠在海外的事情,和他關係不大。直到澳洲人攻襲廣州的消息傳來,他才意識到澳洲人並不是簡單地海寇,而是另有所圖。

    澳洲人派來的招降使者,崔世召的應對是“不見”“不降”“不走”,他既是大明的連州知州,絕無投降之理;棄官而走更不是他的處事方式。於是這知州老爺便有些執拗的堅守在這裡。

    一上午的“商議”又在東拉西扯的空話中過去了。崔世召嘆了一口氣,他先看了看莫家的兩位舉人:舉人莫衿是連州天啟年間進士莫與齊的兒子,舉人莫揚是莫衿的堂弟,莫與齊六十三歲時才考中進士,當了一人南京太平府推官,做了一任之後就辭官回鄉,不久逝世。莫與齊在連州素有文名,對子侄的教育向來很重視,培養出莫衿和莫揚兩位舉人。於是莫家在連州城內一向很有聲望,崔世召很重視他們的看法。

    可莫衿和莫揚互相用眼神很默契地對視一下,自顧自地喝茶,沒有說話。

    崔世召又看了曾家兩兄弟:曾汝紹、曾汝纘是萬曆年間庶吉士馬象乾的孫子,馬象乾官至河南道都察院僉都御史,曾成功彈劾了萬曆年間的東廠太監張鯨,然後馬象乾就辭官回了老家連州,恢復了自己的本姓曾,從此潛心研究史學,直到逝世。現在,曾家兄弟兩人都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精力有限,坐了一上午已經累了,不經意間就打起了瞌睡,沒有注意到崔世召在看他們兩人。

    莫、曾兩家都沒有發表意見,崔世召覺得無趣,又看看莫家的世交馬呈祥,馬呈祥也是一副不願意多說什麼的樣子,其他諸如何良田、周鴻、石遇亨等一干連州名士,全都是一副不願發表意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