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節 閨閣的秘密(一)

    看來,還是出來外任的好,在臨高哪有這麼考究的享受!解邇仁原本沖天的怨氣也稍稍平復了下去。看著在旁垂首伺候的蔡蘭,也覺得比往日溫柔嬌豔,他心情大好,隨口問道:

    “前些日子,你去龍母廟進香了?”

    “是,奴婢去了。”

    “龍母廟那邊,情形如何?”

    “倒還安靜。”蔡蘭道。

    “噢,”解邇仁來了興趣,“百姓們怎麼樣?”

    “總還過得去。”蔡蘭道,“只是……”

    “只是什麼?”解邇仁來了興趣,往日他和蔡蘭說話都是一問一答,很少聽到蔡蘭有自己的表述。

    “都說糧食太貴。”蔡蘭道,“無緣道長與我說,說外面治安不好,佃戶們不肯繳租子,今年糧食怕是指望不上了,市面上的米又貴,快要負擔不起了。”

    “他們廟裡不也有戶口米買嗎?”

    “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

    無緣道長的確與她說過這話,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蔡蘭能給解主任吹吹枕頭風,看能不能給廟裡爭取些好處來――討好達官貴人家得寵的妾侍這是廟裡屢試不爽的手段。

    “這算不得什麼。再熬幾個月,地面上都安靜下來了,自然能收到租子了。”解邇仁此刻談興大發,“再說過不了多久就有大批糧食到梧州,糧價馬上就會下跌了。不必擔心!”

    解邇仁來訪過後的第二天,又到了秋嬋歇息的日子。蔣秋嬋的孃家就在梧州城內,開著一家名喚“瑞錦堂”的綢緞鋪,算不上什麼大買賣,但也是傳承百年的老字號,家底頗為殷實。

    秋嬋的父親已經不在,只有老母在堂,掌管家業的是長兄蔣榮現。

    此刻這位蔣家的家主正端坐在字號後面的賬房裡,愁眉不展。

    聽家人說妹子回來了,他微微點點頭,把手裡早就翻了無數遍的賬冊丟到桌上,暗暗的發愁。

    眼瞅著中秋就在眼前,人欠欠人都要一一清算。端午時節正遇上戰亂之後,店鋪受損,人戶逃散。所以各家都沒有清理賬務。眼瞅再過兩個月就是中秋了,這一回,賬是非算不可了。

    賬冊是賬房給他送來得,他翻過無數次,也在算盤上撥拉了無數回。憂心的不是虧損――做生意盈虧都是常事。而是眼下這個有出無進的局面。

    “瑞錦堂”在三個月前的梧州戰役中也受了劫,店中資金幾乎全被官府以各種名目掠去,損失頗為慘重。總算店鋪和貨物尚得保全,還不至於傾家蕩產。

    只是如今梧州雖說市面有所恢復,但是綢緞這種東西是天下太平的時候才好做生意,眼下兩廣的局面,普通人生計尚且困難,有錢人因為屢遭劫難,也不願意花費錢財。生意之冷清也就可想而知了。

    生意不好,花銷卻不少。按照解元老的指示,沒生意也得開著鋪子,不許裁夥計,都得養著――雖說不發工錢,可這些人養著亦是一筆開支。蔣家在梧州親戚眾多,梧州一役,傾家蕩產的親戚朋友為數不少,紛紛前來告幫。出於情面,蔣家多少也得幫襯一把。再加上梧州光復之後解元老的一番“新政”,都是善後局攤派到各家商號的。蔣家只有出賬,沒有入賬,蔣榮現的煩惱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