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想看醉酒花間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嗎?請記住[]的域名[(()




襄陽王之罪罄竹難書,足夠讓他去體驗一下龍頭鍘。




趙清撇撇嘴,“活該。”




但凡他那么叔沒有喪心病狂到私通遼國,宗正寺的宗室就能閉著眼給他辯護,偏偏他乾的是通敵叛國的糟心事。




堂堂王爺通敵叛國,虧他幹得出來。




蘇景殊小聲道,“想當皇帝想瘋了。”




大宋的宗室封爵制度很嚴格,嚴格到可以稱得上苛刻的地步。




建國之初分宗室爵位為十二等,包括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等等,世襲爵位只有周世宗柴榮的後人崇義公和孔子的後人衍聖公,其他就算親王都不能世襲。




明朝的宗室在地方作威作福無人敢管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大宋是連皇子都不一定能獲得頂級的親王爵位,就算能獲得,爵位也沒法讓後人繼承,而是降級襲爵。




就拿旁邊的趙清趙世子來說,他爹八賢王是親王,等他繼位頂多就是郡王,甚至可能連郡王都沒有。




宗室有宗室的規矩,皇帝在位時可以封兄弟兒子為王或者其他爵位,皇子或者皇帝的兄弟通常都是先授予觀察室、節度使之類的官職,然後才會被封為王爵,王爵的封號也可能先從小國開始逐漸晉升至大國,不會一步到位直接封親王。




畢竟大宋的皇位傳承不像以往的朝代那樣爹傳兒子兒子傳孫子,大宋開頭時來了個兄終弟及,後面太宗皇帝為了削弱太祖一脈的影響,對太祖一脈的封爵非常吝嗇,輕易不肯授予高爵位。




為了避免引起宗室的不滿,他對他自己的兒子也只能一視同仁,要封都封,要不封都不封,最後就是連皇帝的兒子都可能沒法封王。




宗室成員獲得爵位很難,有些甚至是爹是王爺,兒子卻沒法繼承王爵,生前被授予各種觀察室、節度使之類的沒有實權的官職,死後才會被追贈為王。




如果官家不地道,趙清趙世子將來就可能落得那樣的境地。他自己死後被追贈為王,他的兒子連追贈都沒有。




在太宗皇帝之前,宗室成員可以在各地擔任官職,但除了開封府尹外,其他官職都沒有實權。




後來開封府尹直接成了虛職,宗室子弟僅剩的這個實權官職也沒有了。




從真宗皇帝開始,宗室子弟不得在地方擔任官職,只得留在京城汴京。在五服以內者居於皇宮之中,超出五服者則居於宮外,但並不得自由進出都城。




不過真宗皇帝和仁宗皇帝都子嗣艱難,像仁宗皇帝都艱難到了絕後的地步,所以仁宗皇帝生前下過一道命令,爵位降至國公之下不再降級。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沒法繼承爵位的宗室子弟也只能逐漸淪為普通百姓。




早先宗室子弟不許科舉,淪為普通百姓後可能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如今朝廷允許宗室子弟參加科舉考試,但也不能領兵和進政事堂,以免他們權勢




()過大對皇帝構成威脅。()




後面這條可以當不存在,因為朝中有個可以和政事堂一起議事的八賢王,地方還有個在封地當土皇帝的襄陽王。




?想看醉酒花間寫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 133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這兩位王爺的待遇和大宋嚴苛的封爵制度格格不入,但是想想他們這是個有江湖的大宋,也沒必要那麼嚴謹就是了。




襄陽王是太宗皇帝的兒子,他活著的時候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等到他兒子那一輩是什麼情況就說不準了。




畢竟太祖皇帝的兒子都有不能封王的,當今官家和他關係沒那麼近,在他百年後完全可能把他的王爵收回去。




想要保住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除了當皇帝還是當皇帝。




他當了皇帝后不會把爵位傳給兄弟,只會傳給兒子,不會出現太宗皇帝打壓太祖皇帝子嗣的情況,只要他能當皇帝,他的兒孫就能榮華富貴高枕無憂。




趙二啊趙二,你說你造的都是什麼孽吧。




蘇景殊在心裡感嘆一句,這種話也只能在心裡感嘆,畢竟旁邊這兩位都是趙二的後代,直接說出來太得罪人,這種蠢事不能幹。




趙頊靠在柱子上唉聲嘆氣,“我和我爹說讓包大人帶我一起去差案,案子辦完再和包大人一起回京。”




蘇景殊抬頭問道,“官家同意?”




太子殿下蔫兒了吧唧,“我爹不同意。”




他爹要是同意他就不會說他想去了,而是直接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




以前在京城周邊還行,登州太遠,那麼遠的地方他爹肯定不會同意,就算他磨破嘴皮子也沒用。




龐昱舉手,“太子殿下不能去,我可以啊。”




他比太子殿下年紀大,還能借口去登州探親,只要他爹同意,他也能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




蘇景殊深呼吸,“太師同意?”




龐衙內非常自信,“我爹肯定會同意。”




跟著別人能不放心,跟著包大人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包大人要是不想回京被他爹彈劾肯定會保護好他,身為政敵,包大人和他爹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蘇景殊嘴角微抽,“我感覺包大人不一定會同意。”




默契不是用在這上面的,就算龐太師願意把兒子交給包大人,包大人也不一定願意接這個燙手山芋。




趙清搓搓下巴,“我就不去了,我得留在京城給樂平姐姐跑腿。”




比起查案,他還是更喜歡留在京城,他覺得龐昱也受不了路上的顛簸。




“龐昱,登州離京城遠的很,坐馬車走官道估計得走一個月,你確定要去那麼遠的地方?”




子安去登州是上任,包大人去登州是查案,他一個紈絝子弟跟上去添什麼亂?




能讓包大人大老遠跑去登州的案子肯定不簡單,他那么叔雖然不聰明,但是能把他當棋子的肯定也不是簡單人。




留在京城很安全,跟著包大人出去就不一定了,幕後黑手可能半夜悄悄刺殺,要是侍衛護衛不利,他們沒準兒還會過上逃亡




()的生活。




被追殺進深山老林,身無分文飢腸轆轆被妖怪撿回家當人肉糧食,嘶,想想就可怕。




龐昱聽的渾身起雞皮疙瘩,“你胡說,就不能被美貌狐女救了嗎?”




趙清:……




“就你?還美貌狐女?”




龐衙內立刻炸毛,“我怎麼了?小爺逛花樓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兒喝奶呢!”




兩個人很快吵起來,趙頊揉揉耳朵,繞開兩個沒營養的傢伙去涼亭外吹風,“小郎,包大人應該不會在登州待太久,他把你送到登州後會返回青州給柴王爺賀壽。”




前朝皇室之後的柴王爺馬上要過六十大壽,包大人這次離京的名義是賀壽欽差,並特旨代天巡狩視察青州軍政。




去登州只是順路,只是不小心順的遠了點兒,所以順便去登州勘查邊境海防軍務。




“天底下想當皇帝的人很多,但是能把襄陽王豎起來當靶子的卻沒幾個。”趙頊壓低聲音,“我懷疑我爹在懷疑柴王府。”




不只他爹,他也懷疑。




大宋得國不正,就算他是當朝太子也不得不承認太祖皇帝當年黃袍加身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柴王府的人想奪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今這位柴王爺已經六十歲,據說一輩子老實本分沒幹過出格的事情,但是柴王府遠在青州,旁邊兗州曲阜還有個衍聖公,誰也不知道他們私底下有沒有聯繫,也不知道柴氏子孫想不想復國。




蘇景殊倒吸了一口涼氣,“殿下是說,襄陽王背後的人可能出自柴王府?”




趙頊慎重的點點頭,“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如果不是因為懷疑柴王府,他爹也不會再把包公派出去。




太祖皇帝當年的確是搶了人家的江山,全天下人都知道柴王府地位超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對他們做什麼,和柴王府相關的事情再謹慎也不為過。




沒有足夠的證據就動柴王府,他們老趙家得被罵的抬不起頭。




而且他們現在的確沒有足夠的證據說襄陽王身後那人是柴王府的人,如果真的冤枉了柴王府,他們老趙家更得被罵的抬不起頭。




祖宗犯的錯他們這些後輩也要承擔,畢竟江山都改姓趙了,能忍則忍,實在忍不了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包大人這次名義上是去青州給柴王爺祝壽,順便代天巡狩視察青州軍政,但是如果柴王府真的有古怪,他們肯定能察覺到包大人去青州是去者不善。




蘇景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意思就是,登州反而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幹。”




“也有。”太子殿下拍拍小夥伴的胳膊,“登州通判暴病而亡,我爹覺得他死的蹊蹺,登州可能也有古怪。”




蘇景殊眼睛一亮,“也就是說,我要和包大人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