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作品

第475章走進封神,探究那些塵封往事

  幸好不是乖乖站好的那種哲學。

  唐王嘆了口氣道:

  “朕多年以來,見天下蒼生,來來往往,或蠅營狗苟,或為禍一方,或造福萬民……”

  “朕觀史書,有橫掃六合之君王,有驕奢淫逸之暴君,也有勤勉為民之任君……”

  “然,人間萬民,無論如何,卻都只是螻蟻。”

  唐王說到這裡,眼中充滿了落寞之色。

  他又想起白蓮童子高高在上,淡漠生命的眼神。

  “朕想知道,凡人,在三界之中,莫非真的毫不重要,我們生來只是為漫天神佛服務的奴隸,是他們行走的功德嗎?”

  “若是如此,為何我們獨佔一界,他們只需要給一個狹小的囹圄,將我們豢養起來便可?我們,到底是什麼?”

  唐王每一個字,都仿似叩擊在天地之間,是直擊靈魂的質問。

  凡人活著,就是為神佛服務而已嗎?

  楚浩眉頭一揚,也不知道唐王為什麼會突然問這麼哲學的話。

  但是,看到唐王那眼神之中的迷惘,楚浩不由得有些同感。

  雖然自己已經登臨半步準聖之位,但是楚浩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先是個人,再是個仙。

  這樣的楚浩,才能夠保持最樸素的情感,堅守自己的價值觀,辨明三界之中的是與非,定論三界之中神佛的罪與罰。

  像白蓮童子那般,跟在聖人身邊,一切行事,如同聖人一般。

  三界毀滅,聖人都可以逍遙自在,不生不死。

  所以他們的聖性,本質上卻是已經擺脫生命體,沒有了所有道德,只有最簡單的那一份規則。

  那是他們稱之為,聖性的東西。

  楚浩心中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未來會變成像他們那般的存在。

  簡單來說,

  雖然楚浩是人做的事情從不幹,但是楚浩想當個人。

  所以,楚浩才會一直心懷著人間天下的秩序。

  而現在,唐王這一問,觸及到了楚浩的知識盲區。

  楚浩想了一會兒,才對唐王道;

  “我給不了你答案。”

  唐王一瞬間心灰意冷,就連獄神都沒有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