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70.第 70 章 洛陽局勢

 總不能讓天子受委屈吧,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李長安忍不住道,李隆基和李林甫這對君臣真不是人啊,難怪安史之亂一起那麼多人響應安祿山呢。

 總之在這兩個喪良心的政策下,長安城是糧食充足了,也不用隔三岔五皇帝帶著一堆人去洛陽吃飯了,李隆基在興慶宮內高枕無憂,對洛陽也就越發不看重。

 這就給了李長安可乘之機。

 長安城在老登眼皮子底下碰不了,洛陽完全可以伸手碰一碰。

 國都的意義不僅是一座擁有巨大人口和繁華程度的城市,更是大唐百姓精神的象徵。

 安祿山都知道打下長安後再登基呢。

 李亨本來有機會能將安史之亂平定,結果卻因為自己地位不太正迫切需要打下兩都來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從而強攻兩都,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向吐蕃借兵。

 李長安要想成大事,洛陽和長安也是繞不開的兩座城市。

 李長安提筆將“伊川縣”上畫了個圈,這是洛陽的門戶,易守難攻,又將“洛陽縣”圈了出來。

 這兩個地方,她想要。

 李長安閉上眼睛,一張巨大的網絡在她腦中展開。

 洛陽今年的洪水災害,洛陽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自己手底下有的人手,河東貴族集團,武則天和武惠妃在洛陽經營的勢力,這些點之間延伸出脈絡一個一個串聯起來,組成了一張巨大的網,將洛陽城覆蓋在內。

 洛陽城交通發達,糧食充足,很適合建立一個巨型交易市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李長安知道她的優勢在什麼地方,也很擅長利用她的優勢。

 “正好顏真卿守孝時間也到了,也該入朝了。”李長安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顏真卿,她至親至愛的老師,出身清貴,自身能力也強,最重要的是有一顆知道變通的心,而且一心為天下蒼生,心懷大義。

 開元一十六年,撫養顏真卿長大的母親殷夫人去世,顏真卿赴洛陽丁憂三年,如今已經是開元一十九年,再過幾個月顏真卿的三年守孝期就到了。

 顏真卿在洛陽丁憂三年,洛陽本來就算他半個老家,而且顏真卿的資歷也足夠老,洛陽縣縣令還夠不著,伊川縣縣令的位置活動一下應當還是能謀到的。

 確定完人選後,李長安愉快地抽出一張信紙,開始問候自己已經數年未見但是書信從未斷過的老師。

 等顏真卿回來以後,她就給顏真卿謀伊川縣縣令位置,然後她就跟著去洛陽,正好直接通過運河從荊州往洛陽運物資,籌建貿易市場,同時帶動洛陽和荊州兩地發展。

 在這之前,她得先考慮救災。

 李長安透過窗子看著外面的天空,眼中卻滿是擔憂,今年洛陽有洪災,河北大雨雪,實在不是個太平年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