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 80 章 天塌了

 打發走裴伷先後,李隆基才看向氣定神閒摸著鬍子的賀知章,苦笑道:“朕悔不聽賀卿之言啊。”

 賀知章倒是很謙虛:“陛下政務繁忙,又豈能事先知道今年會有這麼多場大雨呢。”

 只用一句話,便把責任從李隆基身上推到了老天爺身上。

 李隆基表情好看了許多,又問賀知章:“洛陽那幾個縣的縣令瀆職,應當降職罰俸,賀卿認為朝中誰能有本事處理水患、安撫災民?”

 到底還沒有完全忘記自己執政前期的本事,李隆基也知道天災之後的後續處理十分重要。

 賀知章沉思片刻:“老臣倒還真有個人選,陛下認為顏真卿此人如何?”

 “顏真卿是顏回後人,是開元二十二年的進士,擔任了三年的校書郎,性格老成沉穩,做校書郎期間但凡經他手的事務就沒有出過錯,前幾年自請停官為母守孝,如今守孝期正好到了,幾月前剛返回長安等待戶部任命。”賀知章解釋著顏真卿的資歷。

 開元二十七年八月,朝廷制追贈孔宣父為文宣王,顏回為兗國公,餘十哲皆為侯。

 顏回的地位狠狠往上漲了一截,顏家後人的地位自然也水漲船高,若非顏真卿在守孝期內,只憑著祖宗餘蔭也能升上幾品官職。

 李隆基雖不瞭解顏真卿的本事,可就看在顏回後人的名頭和對賀知章舉薦本事的信任上,他倒也願意任用顏真卿去解決此事。

 “那便他吧,命他為伊川縣令,立即上任。”李隆基痛快道。

 這雖說是挑戰但也是立功的機會,要是顏真卿有這個本事能將如今正處在水患中的伊川縣治理好,他日後的仕途便會一片坦蕩。

 若是沒那個本事嘛,那就得老老實實再多磨礪幾年。

 “說起來,這個治水的建議也並非老臣之功。”賀知章有心為李長安請功。

 這本來就是李長安的功績,賀知章不願意拿著李長安苦心竭力寫出的奏章當作自己的功績。

 “哦,竟然不是賀監所寫嗎?”李隆基順著賀知章的話往下說。

 賀知章道:“乃是壽安公主知曉老臣曾擔任過多年的工部尚書,特地到臣府上來找老臣說了此事。”

 “她小小年紀竟有這個本事。”李隆基輕笑。

 李隆基倒是不懷疑李長安去找賀知章的用心,只有太子去拜訪臣子才會引起李隆基的不滿,李隆基只防備兒子,只把兒子都關在十王宅,公主府想建在哪就建在哪,這些公主在李隆基看來和朝臣有所來往很正常。

 更不要提李長安才十歲,李隆基只要沒有被豬油蒙了心,就不會去懷疑自己十歲的小女兒會有什麼圖謀。

 ……儘管李長安的確是有圖謀。

 這一樁煩心事處理好了,李隆基心情又好了起來,他看了看時辰,發現還不算晚,就又起駕回了楊玉環的宮殿。

 還將此事當作樂子和楊玉環聊起了此事。

 “朕還不知道壽安為何又對洛陽如此上心了。”李隆基笑道。

 楊玉環的笑意卻是淺了淺。

 比起賀知章,楊玉環要更加了解李長安,也更加了解如今的枕邊人李隆基。

 賀知章想要為李長安請功,楊玉環卻知道李長安並不願意引起李隆基過多的注意,李長安目前更願意在李隆基面前做一個一心討好父皇的女兒,而非臣子。

 思及此處,楊玉環眼波流轉,輕笑一聲:“妾身倒是知道安娘為何對洛陽如此上心。”

 “哦?”李隆基看向楊玉環。

 楊玉環捂著嘴唇咯咯笑:“她可買了不少洛陽的地,想在那邊做生意呢。還拉了妾身給她投錢,算起來這生意也有妾身的一份利息。”

 “安娘對她自己的地能不上心嗎。”楊玉環輕飄飄便將話題從李長安對洛陽上心,轉移到李長安對她自己花錢買的地上心了。

 李隆基打趣道:“那這回玉環可就要賠上一大筆錢財了。”

 “妾身住在宮中,一切吃穿都由陛下養著,就算賠了錢,難道三郎還能不管妾身吃穿嗎?”楊玉環情意綿綿地看著李隆基,白了他一眼。

 李隆基卻頗為受用,哈哈大笑,又拿起金樽飲了一杯酒。

 金樽中大半的酒水灑在了地上,打溼了地面。

 溼漉漉的地面上滿是雨水,雨倒是停了,只是天上的雲層還像鉛那樣灰,壓在頭頂,彷彿天塌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