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你慢些走 作品

第182章 第二種刺殺方式

如果裡面有追兵追出來,或者門外有巡捕等想守株待兔,後車內的接應掩護人員立刻開火,消滅敵人並轉移敵人目標,配合前車交叉火力,消滅敵人,然後一起撤離。

 “這種是最完美的刺殺過程,既能保證刺殺得手又能安全撤出現場。但是現在咱們只有一輛車,就得用第二種刺殺方式。”

 賀遠拿掉前車,後車位置不變,第一個殺手先下車進去實施行動,第二個接應殺手跟著進去輔助行動。

 得手後兩人一起出門上車,實施撤離。

 “這種情況少了一輛車就少了一個點,控制範圍有限,危險性增大,安全性降低,只能靠我們的經驗來補漏。”

 “沒錯!是這回事。”陳默不由想起了五六年前,軍統刺殺楊杏佛的那件事。

 “可別再搞出過得誠那種悲劇來。”

 詹森一聽,說道:“那件事明顯是趙理君想殺人滅口,我看,肯定不是戰術站位的問題。”

 原來1933年,愛國人士楊杏佛追隨國母宋慶齡搞民權保障行動,得罪了常凱申。

 常凱申不敢對大姨子兼國母的宋慶齡下手,就命令軍統暗殺楊杏佛,以敲打宋和蔡元培。

 軍統派出趙理君為隊長,帶領李阿大、過得誠、施芸之等四人實施刺殺。

 當時的楊杏佛是國府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住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

 那天他和兒子、司機出去,被趙理君等人攔路刺殺。

 趙理君後來說,是因為四人分站四角,進行戰術性三角刺殺,結果誤傷對面的過得誠。

 但其實是刺殺得手後他們因為現場拍照耽誤了時間,被法租界巡捕包圍,使得局面被動,過得誠慌亂之下跑錯方向,來不及上車。

 趙理君心狠手辣,怕他被捕供出自己,試圖直接射殺他滅口,過得誠負傷未死,跑入死衚衕,被巡捕包圍,絕望自盡。

 至此後軍統禁用三角戰術搞刺殺,以免誤傷。

 在街巷中,賀遠說的前一種方案是最安全靠譜的,前提是要多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