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順狄嬋兒 作品

第236章:直覺思維法

  所謂‘直覺思維法’,是指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僅依據直覺做出判斷,猜想、設想,甚至對事物的結果進行預言的過程。

  說白了就是——放任自己的思維胡思亂想。

  本著先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再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的原則,李天順首先假設兵部尚書張普與平西王無關。

  那這二十萬兩銀子就是張普想貪汙為己有,或者是張普拉攏一幫同夥想侵吞為己有……

  可有一點李天順卻想不通,就算張普的那些手下不願被捉而自殺,也不應全都這樣不要命吧?

  越是貪婪的人越惜命,人都沒了留錢還有啥用?

  況且就算張普貪汙了二十萬兩白銀,也不可能與這些人平分,一定是拿大頭。

  況且這些服毒自盡的人裡還有兵部的軍士,他們可是吃皇糧的人,待遇和社會地位也不低,怎麼一個個都成了死士?

  再有,景教的那個羅比內特又做何解釋?

  一個擁有那麼大教堂,那麼多人供養的大法師,怎麼會與張普同流合汙去貪銀子?

  除非……除非這裡不但有金錢關係,而且還牽扯到了權力……

  按大齊朝的制度,張普雖官至兵部尚書,但手中卻並沒有實際兵權,而有兵權的恰恰是那位盤踞邊陲的平西王周吉。

  想到這時,李天順心中豁然一驚,本著將簡單的事情再複雜化的原則,又開始反向思維進行假設……

  如果這個案子與平西王有關,那他們的作案動機是什麼?

  共同貪汙這二十萬兩銀子?

  不對,這一點的可能性不大,起碼在平西王周吉那裡的可能性不大。

  人家是皇帝老兒的親弟弟,又是手握實權的封疆藩王,就算這二十萬兩銀子的誘惑巨大,能和藩王的地位比嗎,換成是自己也不會幹這種蠢事。

  而且從現有的資料,加上趙圓圓和師父的話來分析,這個平西王既能統兵打仗,又能陷害政敵,應該不是個愚蠢的人,不會做出這種得不償失的事。

  那就是平西王為了得到兵部更多的支持,變相賄賂張普?.m

  李天順在想到這一點後,隨即就把它也給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