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 作品

第四十一章 古玩行的門道

 
“這邊都是佛像,還有一些青銅器……”

 
敬時珍給二人介紹了起來,作為國內最知名的古玩商,他肯定是做青銅器生意的,不過只限於熟人之間,而且也不會將青銅器賣到國外。

 
“敬叔,您這些東西要是都賣掉,怕是國內首富的位置就要換人了。”

 
看著面前那些形態不一鎏金佛像,蘇小凡是咂舌不已。

 
蘇小凡對雜項瞭解的要多一些,知道面前擺放的這些佛像都是精品,上拍的話最少也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一尊。

 
幾百萬一尊的佛像,在這裡足足擺放了有一兩百尊,蘇小凡發現其中有不少都是清康雍乾的宮中藏品,那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我要是把這裡的東西都賣掉,那古玩市場離崩潰也不遠了……

 
小蘇,別看你也在古玩市場做生意,但古玩的生意,和你擺攤做的那些是不一樣的。”

 
敬時珍笑著搖了搖頭,古董文物之所以珍貴,首先是因為它的稀缺性。

 
打個比方說,世上如果僅存兩件一模一樣的瓷器,每件價值一千萬。

 
那麼將其中的一件打碎掉,剩下的那一件,就不是價值兩千萬的事情了,作為世上僅存的一件,它的價值很可能值八千萬甚至上億,這就是稀缺性所帶來的附加值。

 
而古玩市場也是有其運營規律的,每年適當的放出那麼幾件珍品,既能刺激市場的消費競爭,也能保持珍品的稀缺性,讓喜愛古玩的人競相購買。

 
如果敬時珍真的在短時間內出手他所有的藏品,那麼受到衝擊的市場肯定會導致古玩的價格大跌。

 
試想原本以為是孤件或者數量稀少的古董,一下子出來個十多件,那還能保持原有的價格嗎?這對於古董商人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敬叔,您這是建池子養魚,每隔一段時間扔點魚餌啊。”

 
蘇小凡多聰明一人,敬時珍一說他就明白了過來,現在古玩市場的興盛,離不開敬時珍這些大古玩商人的暗中推動。

 
“其實以前留下來的老物件,要比你們想象中多得多。”

 
敬時珍繼續帶兩人在房間裡轉悠著,看著面前的物件,對於他的話,蘇小凡和趙正山很容易理解。

 
就像是清中晚期出現的鼻菸壺,蘇小凡就看到了足有五六千個,翡翠,瑪瑙,瓷、、琉璃、金屬、象牙等等各種材質的都有。

 
蘇小凡粗略的看了一下,這些鼻菸壺基本上都是清末的精品,對於鼻菸壺蘇小凡倒是有些瞭解,在前年的時候,香江曾經有一個鼻菸壺拍出了八百多萬的價格來。

 
“敬叔,香江那邊拍出的鼻菸壺,不會就是你送拍的吧?”蘇小凡開口問了一句。

 
“那邊拍賣行裡出的百分之七十的物件,都是我送過去的。”

 
敬時珍也沒掖著藏著,笑眯眯的說道:“香江那邊的市場都是我預熱的,出的貨自然多一些。”

 
面前的兩人都不是敬時珍的競爭對手,一個買家一個晚輩,他也不怕說點古玩行的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