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2151章 自謀出路戴高樂

    歐戰爆發後,南部非洲成立戰爭委員會,巴頓身為委員會成員,軍銜被提升為陸軍上將。

    和南部非洲一樣,歐戰爆發後,南部非洲聯盟國家也紛紛開始動員,僅剛果王國就動員25萬軍隊,組成15個師,接受南部非洲戰爭委員會指揮。

    剛果王國的這15個師,現在已經有近一半被派駐海外,駐紮在塞浦路斯的三個陸軍師,除第35師之外,其他兩個師都是剛果師。

    相比之下,剛果共和國的動員速度慢一些,到現在也只動員了16萬軍隊,這些軍隊被編成十個師,其中一半正在羅安達接受訓練。

    戴高樂的第一站就是羅安達。

    作為南部非洲在大西洋沿岸最北部的本土港口,羅安達已經成為歐洲移民遷往南部非洲的主要港口。

    在抵達羅安達之前,戴高樂對羅安達的印象還停留在殖民時代。

    抵達羅安達之後,戴高樂才驚訝的發現,羅安達不管是從城市規模,還是從城市建設水平上來說都是一流水平,很多方面甚至超過法國馬賽、波爾多等世界知名港口。

    這也可以理解。

    跟南部非洲相比,法國本土確實是太小了,小到幾乎寸土寸金的程度,馬賽和波爾多這些港口個個都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不說城市建設,城市規劃上就和羅安達這樣最近幾十年才得到飛速發展的港口有巨大差距。

    先天上的硬傷。

    比如道路。

    不僅是馬賽、波爾多,歐洲絕大多數城市都是街道狹窄,配套設施不完善,城市內很多建築的壽命都有數百年之久,政府美其名曰保護歷史建築,其實就是拆不掉。

    羅安達不存在拆不掉這回事。

    也不需要拆。

    南部非洲租借羅安達的時候,按照現代城市標準對羅安達舊城進行改造,幾乎將整個城市推倒重建,未來數十年內都不需要對羅安達進行大規模改造。

    和羅安達相比,法屬北非殖民地的城市,上百年來除了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本質上的變化,這讓戴高樂對南部非洲充滿期待。

    讓戴高樂無比好奇的羅安達,對於巴頓來說就司空見慣。

    前面說過,羅安達的城市排名,在南部非洲連前十都進不去。

    所以巴頓在機場接到戴高樂之後,就帶著戴高樂直奔位於羅安達市郊的軍營。

    整個羅安達,包括南部非洲駐軍在內,總兵力現在超過十萬人。

    駐軍的駐地不用說,各種標準肯定都是最高的。

    即便剛果王國部隊的營地,對於戴高樂來說也是超規格的。

    法國在世界大戰爆發前,保留地常備軍兵力比南部非洲更多。

    所以在這方面,戴高樂還是很有經驗的。

    “羅安達這邊,正在接受訓練的部隊一共有六個師,其中三個師還不滿員,聯盟部隊的編制比國防軍少一些,每個師大約16000人,士兵以輕步兵為主——”寬敞舒適的裝甲指揮車內,巴頓主動向戴高樂介紹。

    這已經是尼亞薩蘭重工推出的第五代裝甲指揮車了。

    最初的裝甲指揮車,是用裝甲車改造的,防護力肯定沒問題,舒適性就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