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596章 閉嘴

    布爾戰爭時期,楊·史沫資憑藉一連串的勝利,成為布爾人的英雄。

    楊·史沫資的高光時刻是在布爾戰陣期間,率領布爾游擊隊長途奔襲開普敦,並且在途中殲滅了開普第17長矛騎兵團,這也是布爾聯軍在布爾戰爭期間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曾經一度路易·博塔對楊·史沫資寄予無限希望,《和平協議》簽訂後,楊·史沫資在為奧蘭治爭取利益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甚至南部非洲自治,都是楊·史沫資親自去倫敦遊說,才促使倫敦做出這個決定。

    聯邦政府成立的時候,楊·史沫資原本最想進的是司法部,只可惜司法部被亨利和羅克把持,楊·史沫資這才不得不去了教育部。

    在教育部,楊·史沫資的缺點被無限放大,他這個人做事其實有點狹隘,從來不考慮南部非洲的整體利益,身為聯邦政府的教育部部長,楊·史沫資卻沒有足夠的大局觀,處處授人以柄,這才導致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其實路易·博塔知道,為什麼楊·史沫資會變成現在這樣,主要原因還是在羅克。

    在南部非洲,羅克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以至於其他人和羅克相比都會黯然失色,而偏偏楊·史沫資又是個心高氣傲的人,所以就處處想和羅克較勁,但是楊·史沫資又沒有羅克擁有的資源,所以處處陷於被動,最終導致楊·史沫資的心理失衡。

    說白了就是羨慕嫉妒恨。

    但是路易·博塔又不能說的太直白,那會嚴重傷害楊·史沫資的自尊心,說不定會促使楊·史沫資做出更瘋狂的舉動。

    所以路易·博塔就只能委婉提醒,總要顧及到楊·史沫資的情緒。

    其實現在的情況很不妙,南部非洲報刊雜誌的集中報道,還是在普通民眾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現在要求楊·史沫資辭職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有人生產要調查楊·史沫資在任職教育部部長期間是否有瀆職行為,連帶著路易·博塔工作的農業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和楊·史沫資不一樣,路易·博塔其實最想進入的是國防部。

    但是國防部同樣是由羅克和霍普金斯把持,根本沒有路易·博塔的空間,所以路易·博塔兜兜轉轉最後就去了農業部。

    如果換成是其他國家,那麼農業部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畢竟農業是一切的根本。

    只可惜這裡是南部非洲,誰都知道南部非洲的支柱產業是採礦業,農業就真的是可有可無。

    最起碼錶面上看是這樣。

    和楊·史沫資一樣,路易·博塔在任職農業部長期間,對奧蘭治肯定也有更多幫助,比如農業部最近就決定,要幫助奧蘭治農場主開發農場,最起碼要讓奧蘭治境內的農場,達到了德蘭士瓦境內農場類似的水平。

    也就是現在南部非洲的輿論還沒有關注到路易·博塔任職的農業部,要不然,估計路易·博塔的日子也不好過。

    “路易斯,這一切背後肯定有人指使,要不然不會激起這麼大風波,這是對我們布爾籍官員的迫害,聯邦政府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結束現在的局面。”楊·史沫資現在也終於意識到,聯邦政府,和以前的奧蘭治確實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