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590章 要臉還是要錢

    加入《非戰公約》,也不會給波斯帝國帶來多少安全上的保障,把國家安全寄望於一紙合約,這種智商當不了國王的。

    當然也不能說《非戰公約》一點用都沒有,即便是南部非洲,也要受《非戰公約》的約束,主動挑起戰爭,違反《非戰公約》,是要受到所有簽字國一致懲罰的。

    妙就妙在“主動”上。

    《非戰公約》並沒有對戰爭性質進行明文規定,制裁措施方面的規定也不明確,這就給所有簽署國留下了一個後門。

    不能主動挑起,那被動應戰算不算違約?總不能刀架在脖子上還不讓反抗吧。

    戰爭性質的話,如果一直不宣戰,算不算爆發戰爭?

    伊麗莎白港還不是南部非洲的正式領土,如果伊麗莎白港和波斯帝國之間爆發戰爭,那算不算南部非洲參與的?

    更何況還有代理人。

    所以利薩·汗要是希望《非戰公約》能為波斯帝國帶來保障,那利薩·汗就錯了。

    縱然如此,羅克也不想讓利薩·汗在《非戰公約》上簽字。

    和《凡爾賽合約》一樣,《非戰公約》的根本目的是確立一個南部非洲和美國主導的體系,這個體系和《凡爾賽合約》以及《華盛頓海軍條約》確定的體系並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

    成員國簽字之後,遇到糾紛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有人敢違約,那麼南部非洲和美國就會出手。

    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要是南部非洲和美國違約怎麼辦?

    抱歉,作為《非戰公約》的發起國,《非戰公約》所有條款的解釋權都在南部非洲和美國,所以是否違約,是由南部非洲和美國說了算。

    南部非洲發起《非戰公約》的同時,羅克還有另一個目的,要說服各國針對小亞細亞半島實施武器禁令,早日為小亞細亞半島帶來和平。

    從1918年開始算,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七年。

    世界大戰結束後,參戰各國精疲力盡,迎來一個短暫的和平期。

    小亞細亞半島是例外,巴黎和會上奧斯曼帝國被各國瓜分,《色佛爾條約》簽訂後,在原屬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上成立的國家足足有40個,君士坦丁堡被國際聯盟派兵佔領,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思普魯斯海峽成為非軍事區,由海峽管理委員會管轄,奧斯曼帝國成為在世界大戰中受損最嚴重的國家。

    現在的小亞細亞半島,實力較大的勢力有兩個,一個是基馬爾,一個是賽義德,其他不知名的小勢力多如牛毛,和戰前相比,奧斯曼帝國損失了60%的領土,75%的人口,以及接近99%的財富。

    失去黑海出海口的小亞細亞半島,對英國法國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世界大戰剛結束時,英國法國還試圖維持各自保護地的秩序,不久後就因得不償失紛紛放棄,任由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人自生自滅。

    現在這種情況,獲利最大的是各種貿易公司,連年戰火使小亞細亞半島幾乎失去了所有生產能力,軍火更徹底依賴進口,羅克的目的是斷絕對小亞細亞半島的軍火供應,沒了武器彈藥,再想打就只能掄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