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796章 狗大戶

    國際聯盟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先天不足。

    俄羅斯和德國被排斥在國際聯盟之外。

    美國不參加。

    南部非洲作為英聯邦成員,連個常任理事國都沒混到。

    國際聯盟就徹底淪為英法的附庸,根本不能在重大國際事務上充分發揮作用。

    這一次裁軍會議也一樣,拉姆齊·麥克唐納為了擴大裁軍會議,以及他本人影響力,力邀美國和俄羅斯參加,這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美國和俄羅斯連國際聯盟的成員都不是,難道會真的為了世界和平,同意進行裁軍?

    有一說一,當世主要強國,去掉濫竽充數的印度,美國和俄羅斯,是唯二人口破億的國家。

    還是那個原因,這年頭人口就是國家實力最充分地體現,國民收入再高,沒有足夠大的人口基數就什麼都不是,這方面可以參考瑞士,1929年,瑞士人口尚且不到400萬。

    400萬人!

    要不瑞士永久中立呢,這麼點人口體量,參與到世界大戰中連塞牙縫都不夠,比利時還800萬人呢。

    南部非洲現在已經成為標杆,面對經濟危機交出一份完美答案。

    歐洲和南部非洲之間並不存在意識形態分歧,所有就抄吧,連南部非洲為了拉動內需都在追加軍事訂單,其他國家紛紛有樣學樣,連英國都在追加軍事訂單,這種背景下召開裁軍會議,只能說拉姆齊·麥克唐納骨骼清奇。

    德國退出裁軍會議,也在羅克的意料之中。

    在此之前,德國藉口國際聯盟並沒有充分保護德國利益,已經提前退出國際聯盟。

    這一次裁軍會議中,法國以法國的安全無法得到充分保障為由拒絕裁軍,除非德國裁撤全部陸軍,法國才同意裁軍。

    小鬍子別說裁軍,本身就苦於沒有藉口突破《凡爾賽合約》的限制,現在法國把理由送上門,德國順勢退出裁軍會議,從而拉響裁軍會議的喪鐘。

    羅克本來就沒有對裁軍會議抱什麼希望,國聯那邊談歸談,聯邦政府的訂單該下下,兩不耽誤。

    反正生產武器又不是擴充部隊,和裁軍會議不衝突。

    十月十五號,裁軍會議爆發了召開以來的第一次激烈爭吵。

    拉姆齊·麥克唐納指責法國仍然在實行的普遍兵役制使德國人處於焦慮中,最終導致德國退出裁軍會議,如果法國表現的不是那麼咄咄逼人,那麼或許德國人不會退出。

    撲恩加萊對拉姆齊·麥克唐納的話不屑一顧,撲恩加萊率領法國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拉姆齊·麥克唐納甚至連英國議會議員都不是,撲恩加萊認為麥克唐納的話是對法國的不尊重,同樣是對他這個前輩的不尊重。

    也不能怪法國固執己見。

    一個很奇怪的事實,自從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兩國政府已經主導了多次裁軍,從華盛頓海軍會議到倫敦海軍會議,這個邏輯是,除非戰勝國自己首先解除武裝,否則從道義上就沒有要求戰敗國解除武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