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二十七章 童生試與話本合作


                 童試是大夏朝取得生員的入學考試,是讀書士子的晉升之始。應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統稱童生。

  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員經科試合格,即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大夏朝縣試一般在每年三月底舉行,連考五場。書包閣

  通過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在四月底舉行,連考三場。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院試是每三年舉行兩次,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辰、戌、未年的稱為歲試;寅、申、巳、亥年,稱為科試。院試得到第一名的稱為案首。

  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大夏朝秀才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和不能隨意用刑等特權。

  大夏朝秀才又分為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除了稟生和增生外的普通生員。

  李凌峰的二伯就是屬於附生。

  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本縣童生試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結,並且有本縣廩生作保,才能參加考試。

  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內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考試合格後才可應府試。

  只有縣試和府試都考過了,才算真正的童生。

  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考試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大夏朝府試試期在四月底。

  府試合格方可參加院試。院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院試合格後稱秀才,方可進入官學和正式參加科舉考試。

  雖然李凌峰在福德書院屬於年紀最小的學子,但其學問卻是不低的,再加上他過目不忘的能力,日夜苦讀之後,對應試也有一定的信心。

  但奈何,菊齋學子在書院中屬於學問最低的,而且李凌峰等人入學時間又太晚,關於是否讓他們參加今年的縣試,幾位夫子一直猶豫不決。

  參加童生試是需要稟生做保,五人互結的。沒有夫子做擔保,就算李凌峰躍躍欲試,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在等待書院通知結果的這些日子,李凌峰依舊井井有條的做著自己的事。每日早九晚五,勤奮好學。

  福德書院的大部分學子都已經進入了備考的緊張階段,同寢舍的兩位師兄陸珙和秦毅更是每夜點著最暗的煤油燈熬著最狠的夜。

  李凌峰陸陸續續將神鵰俠侶第二回也寫了出來,打定主意,明日下學之後跑一趟雲水鎮去找林老闆商討一下話本的出版問題。

  金庸老爺子的文筆好,故事也精彩,他不怕林老闆不心動。

  第二天一放堂之後,李凌峰迴寢舍把書一放,和同寢舍的舍友打過招呼之後,就撒丫子往鎮上跑。

  福德書院距離鎮上的距離比李家村更近,李凌峰走了一段路,剛好遇到趕集的牛車,和趕車的老漢商量一番後,出一文錢坐牛車到了雲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