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六十章 牡丹辯


                 鎮遠府衙門口一陣喧鬧,觀榜的一眾學子高談闊論,看著榜上的佳作嘖嘖稱奇。

  榜前站著一位風姿特秀的白衣少年,在看過榜上的佳作後,神色中帶著欣賞,忍不住讚歎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賞牡丹》不愧為佳作。”

  白衣少年話音一落,旁邊的學子紛紛附和著開口。

  “然也,此詩前兩句用芍藥與芙蕖之姿為對比,後兩句讚歎牡丹之富貴,三種花各有妖嬈,確實極具感染力。”

  “詩品見人品,由此可見,其作者必胸懷錦繡也。”

  《賞牡丹》為託物詠懷詩,讀書人入仕途,歷經千辛不就是盼著終有一日能“花開時節動京城”,蟾宮折桂嘛!

  眾人想到此處,一時之間彷彿對詩中隱含的壯志有感,紛紛意動。

  而就在此時,旁邊卻突然傳來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不大不小,帶著兩分不屑,“笑話,牡丹如何華貴又怎敵芙蕖之姿?”

  “花中君子淪為陪襯,如此大拍馬屁,嚮往富貴,豈不平白墮了讀書人的風骨?”

  府衙門口的一眾學子都在交口稱讚,這番反對的言論顯得與眾人格格不入,一下就傳到了眾人的耳中,大家不約而同的止住了聲音。

  眾人尋聲看去,在見到開口的人時,有認識的學子不由驚呼出聲:“哎呀,原來是曹兄。”

  他們府試來得早,又和曹良俊在一個客棧歇腳,早就混了個七八分熟,這曹良俊可是他們縣上的縣案首呢,看法果然與眾不同。

  不由開口問道:“不知曹兄有何高見?”

  一開始帶頭稱讚《賞牡丹》的白衣少年也忍不住向曹良俊投去了不解的目光,開口問道,“不知仁兄此言何意?”

  曹良俊先是漫不經心的理了理衣襬,聞言輕笑一聲,也沒理白衣少年,反而自顧自的搖了搖頭搖了搖頭。

  李凌峰和呂為安站在人群中,聽見有人反駁,也好奇這位曹兄有何高見,這首《賞牡丹》可是他應試的試貼詩。

  這首詩能被選為最佳之作李凌峰並無意外,此時聽見有人不屑於此詩,不由來了兩分興趣。

  “哎呀,曹兄既然不贊同,此刻搖頭又是何意?”

  曹良俊身邊的人看著他賣關子,心癢難耐,忍不住著急的開口問道。

  這曹兄怎麼能說話就說到一半呢?

  稱讚過《賞牡丹》的學子也紛紛點頭。

  對啊,眾人都在誇,只你一人覺差,那你倒是說說原因啊,開口說了兩句就搖頭,莫不是自己胸無點墨還要出來不懂裝懂?

  眾人眼中懷疑的神色太過明顯,讓曹良俊忍不住一噎。

  心中暗罵一句“無知”後,負手於身後,看向眾人,不屑的反問道:“豈吾所謂有哉?文人愛芙蕖,商賈逐牡丹,士者如此嚮往榮華,殆非捨本逐末歟?”

  蓮花高潔,本就是君子的象徵,讀書人不去追求風雅,反而用其作陪襯對著牡丹大書特書,由此可見寫詩之人不過是追名逐利之徒罷了。

  白衣少年一怔,眉毛皺在一起,忍不住反駁道:“這位仁兄的話說得真沒道理,此詩並沒有貶低芙蕖之意,況試為牡丹,則何以無士之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