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123章 心照不宣


                 蘇大人的視線落在李凌峰身上,蘇雲上也看著李凌峰,前者是探究,後者則是擔憂。

  李凌峰一時彷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他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一旁的丫鬟又立馬為其續上茶水。

  思索了片刻,李凌峰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然後對著在上首的蘇大人拱手。

  “多謝伯父款待,這新茶入口輕柔,湯色明亮,滋味醇爽,確實為好茶。”

  李凌峰喟嘆一番,將自己喝出的滋味盡數道出,用詞準確,說的明顯是玉露茶的特色。

  儘管李凌峰品對了茶,卻迴避了自己真正想問的,蘇大人對此難免感到失望,他附和的笑了笑,對此不置可否。

  蘇雲上則是在心中輕輕嘆了一口氣,打算開口提醒自己的好友。

  “不過……”

  李凌峰假裝看不見二人的神色,視線先是落在茶杯中形如松針的茶葉上,然後才在兩人疑惑的目光中補充道:

  “凌峰未曾嘗過什麼好茶,卻是曾在書上看過相關的記載。”

  “這玉露茶與時雨茶雖然均屬於綠茶,有‘條索緊細,外帶白毫’的特點,但實際還是有些差別的。”

  見蘇大人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李凌峰接著道,“《茶經》有載,玉露產自亭泉,外形白毫顯露,葉底嫩綠勻整,而時雨出自巫郡,僅是微帶白毫,葉底卻是嫩綠金光……”

  這兩種茶一個出於鄂州,一個產於皖州,茶也類似於我國的“恩施玉露”和“金山時雨”,不過恩施玉露相傳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位藍姓茶商親自焙制而出,而金山時雨卻是出自胡適先生的故鄉,如今也有四百年的茶產歷史了。

  大夏在我國曆史上並不存在,這些茶雖然形似味同,卻也有著細微的差別,讓李凌峰真正驚訝的是自己在大夏的所見所聞有時甚至會讓他懷疑,歷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這麼一個王朝。

  或許是文化的大同小異吧。

  他並不打算深究,大夏朝有完整的發展變遷歷史,他也不應該將這個朝代與中國古代的王朝混為一談,也許就是這種類似卻又不同的感覺,才能讓他在讀過更多的書後對其深深著迷。

  李凌峰對兩種茶的品類娓娓道來,輕易識別出不同,甚至連蘇大人說的“陳茶”也否決了,這樣固然能突出他學識淵博,卻也有些自大無知了。

  蘇大人端茶的手一頓,臉上神色變了變,最後卻自嘲的搖了搖頭。

  本以為是個慫的,沒想到是個頭鐵的。

  當著大家的面說這樣說,接下來不就是要“糾正”自己的錯誤了?

  捕捉到上茶丫鬟小心翼翼投過來的視線,蘇大人心中對李凌峰的觀感也一瞬間變得不太美妙了。

  實在是老臉無光啊。

  誰知道這個臭小子真的敢當人眾面就悖逆長輩,指錯主人家?人聰明是聰明,只不過農家子弟,確實教養有缺。

  蘇大人在想等會兒該找個什麼樣的臺階下,找個什麼樣的竿子爬才能保住自己的老臉,但在看見兒子臉上“與有榮焉”的表情,突然就覺得旁邊的好茶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