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183 章 夏玉上書

  夏玉呼吸重了一下,冷冷道,“我夏玉一個人頭是交代不下來的。”

  話音一落,見堂下眾人都低頭不說話,夏玉開口道,“所有的事,我今天就上書給朝廷,先請朝廷督促相鄰的幾個洲給我們調糧食,布政使衙門和按察使衙門,現在立即向各米行催貸糧食,所有的借據,我夏玉加蓋總督衙門的印章。”

  “蘭江上每天都有運糧的船,有借有還,為什麼就借貸不到?不願意借糧的,就以囤積居奇問罪,逼這些糧商,總比逼百姓造反好。”

  吩咐完這些,夏玉連夜就擬了一份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丹閣。

  彭樺是第一個收到這份奏章的人,此時他正坐在太師椅上喝茶,他的兩個兒子站在一旁,次子彭錦璋手中拿著的正是夏玉加急遞往京裡的摺子。

  “爹,什麼‘田乃百姓根本,無田則民憂,民憂則國危’,簡直是聳人聽聞的無稽之談。我看就是他夏玉怕失了自己的前程,在您這提前找退路呢。”彭錦璋將奏章‘啪’的一下摔在桌上,然後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

  彭錦璋說完後,彭尺豫皺了皺眉,想到之前得到的消息,開口道,“爹,那個杜仲明去了浙洲,又是太子詹事,夏玉不會不會打量著陛下永壽後太子繼位,臨陣倒戈了吧。”

  太子楚慎是永德帝嫡長子,當年早早就立下了,永德帝也是將其作為繼承人培養,只是對其他皇子,卻也不過分拘束,詩書禮樂騎射兵法與治國之道都是一併傳授的,並不僅限太子一人。

  他多少能理解陛下的想法,這大夏就像是偌大的家業,既然自己子嗣都不差,自然需要一個優秀的孩子來繼承,有了其他三個皇子的追趕,太子時刻擔心易儲,自然更不敢懈怠。

  所以目前來看,太子繼承大統的可能性確實更大一些,只是其他皇子,未必沒有一爭之力。

  雖然夏玉受過彭樺的提拔,但是在彭尺豫心裡,最不信的就是人心,若是夏玉打量著太子繼位的可能大些,給自己留條退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彭樺聞言放下手中的茶盞搖了搖頭,“夏玉不是這樣的人。”

  彭樺看著兩個兒子,慢悠悠道,“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論人論事,都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杜仲明不去,他好乾事,杜仲明去了,他背後就是太子,太子背後就是皇上,他便不能毫無顧忌。”

  彭錦璋抿唇,“可‘改稻為桑’本身就是陛下的旨意。”

  彭尺豫看了看自己的弟弟一眼,似乎有點明白彭樺的意思,開口道,“夏玉也沒說不改,杜仲明去了,照下面的人那種改法,定會落人口實。”

  “大哥。”彭錦璋聞言氣憤又無奈,“這封奏疏明顯是夏玉討太子那邊的好,這東西都擺到爹跟前了,大哥你還護著他。”

  從浙洲一路往上的官員大多就是與彭家相近的,如今國庫空虛,朝廷改稻為桑,是丹閣與陛下商議出來的法子,丹閣首輔是誰?是彭樺,是他爹。

  浙洲那些個人和事都是他彭錦璋在經手,改稻為桑推行不下去,不止他夏玉一個,連著浙洲一路上來經辦的官員,連著他彭錦璋,誰能脫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