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 184章 陛下有召


  確實,就像彭樺說的一樣,這封奏疏他們瞞不了,必須要呈給陛下。

  杜仲明是太子府詹事,他去浙洲盯著‘改稻為桑’這件事,太子府以及歐陽濂等人都是知道的,太子也收到了杜仲明寄來的信件,說了夏玉給朝廷寫了奏疏送進京裡的事。

  “老師,還真讓你說對了,此事對浙洲的百姓不但無利,反而有害。”

  太子府內,丹閣大學士歐陽濂、刑部尚書張兆奎、太常寺卿烏旬等一干人等齊聚一堂,太子楚慎坐在上座,手中拿著的正是太子府詹事杜仲明從浙洲寄過來的信件。

  歐陽濂聽見楚慎的話嘆了口氣,“國庫空虛,工部的那些爛賬還是報了,當初彭樺在朝堂之上提出‘改稻為桑’的計策時,我便有些奇怪,如今才後知後覺其中的不妥。”

  楚慎看完手中的信,遞給了張兆奎,張兆奎接過後粗略的看完,聽見歐陽濂的感慨,開口道,“本以為今年有個好開頭,沒想到這改稻為桑的國策頒佈以後,反而對浙洲的百姓不好。”

  “從京城到浙洲一路都是彭樺的黨羽,如今他們竟然想讓絲綢大戶用糧食去換百姓手裡的土地,這一畝桑田的收益是一畝稻田的五倍,若是土地都被絲綢大戶兼併,明年、後年、乃至以後,對百姓來說都是不好啊。”烏旬也開口附和道。

  其餘的官員和太子府的幕僚倒是沒有開口,卻也在聽到此處時點了點頭。

  楚慎招來了丫鬟,為在座的眾人添了茶水,又招呼眾人用些糕點,“還好仲明有先見之明,提前到了浙洲,竟然能勸得夏玉上奏疏給朝廷,這樣浙洲的百姓也能少遭點罪。”

  “夏玉的奏疏按道理應該已經到丹閣了,不知道會不會被彭相那邊壓下來?”太子府幕僚黎傅有些擔憂的開口道。

  歐陽濂聞言搖了搖頭,“應該不會,仲明去了浙洲,這件事彭樺等人不會不知,仲明既然去了浙洲,相信他們也知道,殿下一定知道這件事。這封奏疏,他們不敢瞞,也瞞不住。”

  “國庫的空虛要補,還有那麼多人的財路在那裡,彭府現在定然在想對策,不會讓夏玉的奏疏攪了局。”烏旬開口道。

  “彭相他們到底有沒有把夏玉的奏疏淹了,等下午父皇召見本宮,也許就知道了,本宮也許久未見父皇了,今日還有很多事要安排,浙洲的事改日再說吧。”

  今日永德帝要召見楚慎考校太子的學識,眾人也知道此事,見楚慎這麼說了,紛紛起身告辭。

  李凌峰這邊,自從之前在金鑾殿外被自己的上司罵了以後,整個翰林院除了何崇煥、也就是阮澤還有康大人願意搭理他了。

  長官不喜自己,其他人見風使舵也常見,但是這嘴臉還是讓李凌峰鬱悶得不行,自從改稻為桑的國策推行下去之後,朝中暫時都沒有什麼風波,他每日也就是在翰林院整理整理文書,去藏書閣翻閱一下典籍。

  除此之外,李凌峰當日被留在御書房時迫於形勢所說的‘奸臣論’還是被有心之人洩露了出去,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八成和彭家脫不了干係,但李凌峰也沒有辦法,如今的他之於彭樺來說,就算有什麼辦法也只是蚍蜉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