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186 章 你是不該來


  崔德喜聲音中帶著笑意,開口道,“一匹絲綢在內地賣的是七兩銀子,這次浙洲織造局和外邦談的是一匹十九兩銀子,每匹多賺十兩,四十萬匹便能賺到四百萬兩。”

  “好事。”

  永德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起身又開口問道,“那浙洲那邊產的絲能跟上嗎?”

  從崔德喜提起浙洲的事,楚慎就心中一緊,暗道不好,想來是和浙洲夏玉遞上來的摺子有關,他們猜到彭樺瞞不了,定然會上報給陛下,沒想到竟然是挑這個時候。

  李凌峰聽著卻是覺得有些太巧了,這浙洲的政令頒佈下去也有一段時間了,崔公公早不報喜,晚不報喜,怎麼偏偏挑這個時候?而且,憑直覺,李凌峰覺得四十萬匹絲綢的利潤可不止這四百萬兩。

  果然,永德帝問完浙洲產的絲能不能跟上這次訂單的量後,崔德喜有些為難的看了一眼永德帝,猶豫著開口道:

  “浙洲剛快馬送來了夏玉的奏疏……”

  聽到此處,李凌峰就反應過來了,心裡倒是有兩分佩服崔德喜做事的能力。想來這奏疏肯定不是今日才到的,這先給永德帝報喜,讓永德帝看到可觀的利潤,再說奏疏的事,自己不先開口,讓永德帝親自問他。

  看來是改稻為桑的國策落實下去遇到了困難,浙洲的總督才上了這道奏疏,只是朝廷如今因為開支過度,導致國庫空虛,這崔德喜把這麼大一筆銀子先報出來,別說困難了,就算天上下刀子,這桑田改農田恐怕也要實施下去。

  一旁的楚慎也反應了過來,皺著眉看了一眼崔德喜,似乎沒想到崔德喜能在此刻幫彭樺等人將夏玉的奏疏呈給陛下,一時之間心如擂鼓,一面惶恐父皇知道他派人去了浙洲的事,一面又擔心,不知道父皇會怎麼處理夏玉上的奏疏。

  永德帝也看明白了崔德喜的意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開口問奏疏的事,“是不是來向朕訴苦?”

  “主子聖明。”崔德喜點頭。

  殿內幾人都豎起耳朵等待永德帝的處理,永德帝卻是不慌,沉默了一瞬,走到處理政務的桌案邊,目光閃了閃:

  “訴苦的話朕就不看了。”永德帝似有若無的掃了一眼站在大殿正中的太子楚慎,擺了擺手,“有苦讓他向丹閣訴去。”

  楚慎心中忐忑了半天,卻沒想到最後卻是這個結果,自己的父皇對夏玉的奏疏竟然看也不看,感受到剛剛永德帝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愈發覺得緊張惶恐。

  李凌峰看他的前後的反應,心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此事太子定然參與其中,想來定然是當時定策之時不放心彭樺那邊,派了自己人去盯著,如今被永德帝知道了不說,可能還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完這句話後,永德帝轉頭看向了李凌峰,開口道,“李卿,此刻翰林院也該放班了,今天朕就不留你用飯了。”

  李凌峰聞言識趣的向永德帝和楚慎告退離開。

  其實他有些好奇浙洲改稻為桑的進程,今天永德帝召見他,本來有機會知道浙洲總督夏玉上的奏疏的內容,但是沒想到永德帝直接看也沒有看,不過想想也知道,彭樺手底下那幫人,定然不會放過這麼個撈銀子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