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201 章 天道常理,何罪之有

  當時為了瞭解自己的大老闆,李凌峰讓文墨居收集了許多情報,自然也有關於永德帝的逸聞趣事,這便是永德帝早年登基時發生的其中一件。

  崔公公被李凌峰問道,站起來略一思索,點了點頭,“確有此事。”

  這事兒他也知道,本來他準備將那個小太監拖下去杖責二十,以儆效尤的,沒想到那日陛下心情不錯,竟然親口赦免了此人,還準他先去用完飯再回來當值。

  所以此事崔德喜記得十分清楚。

  聽李凌峰提起此事,眾人也想了起來,此事當時在京中廣為流傳,李凌峰所言非虛。

  而劉伯義,卻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李凌峰接著道,“宮中內侍因腹飢驚擾聖上,聖上尚且說是‘天道常理,何罪之有’,不僅不責罰他,還讓他先去用飯再回殿外當值,可見陛下寬宏聖明。而今,在下不過因腹肌而忘題,劉大人卻攜私心攻訐於我,說我不敬幾位殿下,不敬殿中同僚,不敬陛下……”

  眾人聽完李凌峰所說,深以為然,雖然李凌峰先前像個飯桶一樣差點把頭埋飯菜裡了,但是也沒打擾到他們,人家肚子餓了吃東西有什麼錯的,況且就連陛下被驚擾都能體諒那個宦官,劉伯義確實誇大其詞了。

  唉

  眾人嘆氣,他們倒是希望李凌峰自己吃自己的,別隨便開口,不然總襯托得他們這一幫憑著自己本事考上來的人都是廢物。

  科考很難的好嗎?

  他們在座的隨便提出去一個在讀書人眼裡都是要膜拜的大佬形象,科舉考試前十,還是整個大夏朝的,但是每次李凌峰一開口,總能把他們搞得像沒見過世面的渣渣,他們也很鬱悶。

  劉伯義不知道眾人心中所想,在李凌峰提起此事時心中產生的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烈,冷汗也順著他的額頭滴落下來。

  可李凌峰顯然沒打算放過他。

  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本來李凌峰的做人宗旨原則是《寒山拾得》中寒山與拾得的那段對話: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約,“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但是。

  劉伯義一欺再欺,他一退再退。

  最後竟然敢當著太子和幾位皇子的面,挑唆他李凌峰不尊同僚也就算了,還說他是不尊皇室,不尊陛下之人,這跟要拿刀砍他的腦袋有什麼區別?

  我本不欲害人,奈何賊子欺辱我在先,妄圖戕害我再後,此刻李凌峰忍無可忍,眼中不再是人畜無害的笑意,倒是有了幾分曹孟德‘寧叫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