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 208章 陛下這是妥協了?

  永德帝也不急著聽李凌峰的答案,他走到武英殿門處,將大門推開,隔著殿內的中庭,遠遠看著低頭跪在大門外的太子。

  李凌峰隨著帝王的動作緩緩轉身,思慮良久後,有些遲疑道,“陛下將臣遷至工部,莫非是與國策有關?”

  改稻為桑的國策在浙洲頒佈也有些時日了,先前他上奏疏向永德帝陳情常寧郡之事,永德帝卻指了何崇煥前去,如今又將自己調任工部,想必是與這道國策息息相關。

  不得不說,李凌峰的政治嗅覺確實靈敏。

  早先永德帝下令推行國策,就有意在朝中選一人前往浙洲督辦,只是那時李凌峰剛入職,他並沒有將其考慮進去。

  後來浙洲總督夏玉遞了摺子上來,他才知道太子派了杜仲明去了浙洲,夏玉早年是彭樺提攜上來的人,涉及黨爭的嫌疑很大,但他又想知道浙洲推行政令後的真實情況,所以選人前往浙洲督辦一事才會更加緊迫。

  恰好李凌峰當時上奏疏陳情常寧郡一事,他突然改了主意,這才有了讓何崇煥去常寧郡旨意。

  滿朝文武,能去辦此事的人不多,朝臣各有各的利益,又都是老泥鰍,滑得很。不像李凌峰一樣,沒有根基,也無黨派,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人,用著放心。

  永德帝見他猜出來,並不意外,依舊揹著手看著殿外,聲音中不見喜怒,“不錯,朕將你遷任工部,便是想讓你下月初動身前往浙洲,督辦‘改稻為桑’一事,國庫空虛,乃朕心頭大患,朕不能允許此事生出任何問題,汝可知曉?”

  永德帝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從浙洲一路上來都是彭黨的官員,說是將絲綢賣到外邦賺了多少銀子,那都是呈報上來的,其中不知中飽私囊了多少,並且,據李凌峰所知,在華夏曆史上,一般在地方實行這樣的國策,就少不了有人要趁機搞事。

  比如不少官僚和地主都會趁機搞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一個難以治癒的頑疾,像唐玄宗時期的權臣李林甫,就有“京城邸店,田園水,利盡上腴”的記載,中書舍人盧從願“盛殖產,佔良田數百頃”,還得了一個‘多田翁’的稱號。到後面,勢力漸增的宦官也紛紛效仿侵奪百姓田產,到開元中時,京師甲第池園,良田美產,中官佔者居什六之多。

  到後面宋朝對土地採取“不抑兼併”的態度後,土地兼併也愈演愈烈。

  所以大夏推行“改稻為桑”的政策,也極有可能發生此類問題,浙洲又是倭寇鬧事之地,若是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到時候百姓活不下去,爆發“農民起義”也並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