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254章 買撲

  就是無論如何,他都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走到最高處,他才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才有能力護住想護的人。

  徐秋見自家公子打完拳後心情好了不少,便放下心來,見時間不早,兩人各自回房休息了。

  第二日,李凌峰找到夏玉商議辦法,浙洲地處江南,平原廣袤,是自古以來的富庶之地,百姓或許日子艱難,但那些富商蓄賈,世家官員誰不是家產豐富,富得流油。

  剪一剪商人的羊毛,不僅促進政府增收和國家的發展,還能解決燃眉之急,讓底層老百姓獲得喘息之機。

  李凌峰將主意打到了這幫人身上,但這幫人大多吝嗇守財,無心公益,若是想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錢出來辦事,恐怕比登天還難。

  想來想去,李凌峰最後還是把心思動到了蠶絲之上。

  永德帝改稻為桑,桑田在浙洲大面積增產,產出的蠶絲就會更多,價格也會被那些商戶壓低,農民手裡的蠶絲若是想變現,也只能接受富商們的無理壓價,總不能拿上家裡的蠶絲去蘇地買,車馬吃食住宿,大的蠶商還能接受,畢竟蠶絲量大,自然不會虧本。

  可普通老百姓,若是這麼做,只怕血本無歸。

  而且這些絲綢大戶,藉著朝廷的政令推行的幌子趁機兼併了不少土地,也是時候讓他們放放血了。

  李凌峰想起了在華夏唐末五代歷史上就已經初見雛形的‘買撲’方式,也就是“政府招標”制度。

  在宋代,“買撲”已經被廣泛用於商鋪、官田、徵稅權、政府採購等交易。宋代的“買撲”制度已經相當完善,從“標的”估價、公告招標到投標、評標,以及最後的公示,一系列的流程已經詳細而又透明。

  不過宋代以後,買撲制度不但沒有繼續演進,反而逐漸消亡了。

  大夏倒是沒有過這種方式,但李凌峰不怕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打定主意,李凌峰當即就找到了夏玉。

  “這買撲為何物?”夏玉皺著眉。

  李凌峰將招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做一一給他解釋清楚,就見夏玉突然激動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夏玉仔細思考了一下李凌峰提出來的辦法,雙目綻放異彩,他盯著李凌峰,實在不知道李凌峰是如何想出這等妙計的。

  “那我們應該將標的設為何物,地裡的桑樹和產出的蠶絲都是老百姓的財產,而且短時間內也無法變現……”

  聽見夏玉這麼問,李凌峰突然猥瑣一笑,這能難得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