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五九章 安南的無煙煤

原來那種小打小鬧的生產模式是肯定無法滿足需求的。

大規模生產的時代已經來臨。

華族要趕超西方的列強就要彎道超車。

現在的西方正走在風帆時代向蒸汽時代轉變的十字路口。

董良不可能靠著自己1個人的力量去推動這種技術上的飛躍。

他用利益去捆綁那些商人,讓他們主動加入到技術革新中來。

就比如這次佛山鋼鐵協會的成立,就是1種捆綁。

華族有足夠大的胃口吃下他們所有的產出,所以這些商人不需要再去相互競爭。

他們只要聯合起來,做大做強,就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還用國家的資源吸引那些技術人員,用政府的資源去養活他們搞研發。

福州周圍的幾座研究所,加在1起已經有數千人了。

8艘鐵甲巡洋艦、2十艘蚊子炮艦,還有現在正在大規模生產的鐵肋木殼蒸汽快速巡洋艦,新的華族艦隊將有實力與英國人1戰。

更何況華族的第1艦隊還有7艘蒸汽風帆巡洋艦可以參戰。

討論完了基礎設施的問題,還有1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煤炭。

這個問題董良也沒轍,他不知道海南島周邊有沒有煤礦。

於是他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在座的眾人。

最後1名股東說道:“元首,草民以前去過安南,據說安南北部有優質的無煙煤礦。”

“草民之前在安南廣寧府、太原府1帶販運鐵器,就曾見到當地人開採煤炭,那些煤礦都是露天開採,燃燒之時少煙,且爐溫升的快。草民買了1些回去實驗,煉出的的鐵質量確實好了1些。”

說話的人名叫羅金臣,也是佛山的1名鐵廠掌櫃。

只不過他家的生意都做到了南洋地區。

“羅掌櫃,要是我們去安南大規模購買煤炭,你看可行嗎?”

“他們的開採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安南的政策與滿清1般,對開礦限制非常嚴格。我們要的量太多,他們應該提供不上。”羅金臣搖了搖頭說道。

董良沒有說什麼,而是對管晏交代了幾句。

管晏趕緊去找了1份安南北部的地圖。

這1看,董良才發現,安南的廣寧府竟然就在廉州的邊上。

屬於安南東北角的1個府。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既然那裡有優質的無煙煤,那就好辦。

董良剛才只是問問,他就沒有準備去買。

董良前世就參加過安南之戰,對這個國家非常的反感,那就是1群反覆無常的小人,喂不熟的白眼狼。

安南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華夏的交州。

只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後來從華夏分離出去。

他們在文化和信仰上基本上與華族相似。

但是這樣與華族血緣、文化親近的國家卻越加的警惕、仇恨華夏。因為他們心裡發虛啊。

“既然知道那裡有煤炭就好辦了,這個問題由我們華族官府來解決。”董良非常肯定地說道。

不過他沒有跟眾人透露要去攻打安南。

這樣有些過於駭人聽聞了。

護衛軍現在可是連廣西都還沒有打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