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入聯軍被辱,反手認祖歸宗 作品

第157章 單福、龐統

  尤其是學院之說也並不是他開創的,在洛陽,長安等地董曜早就設立教學之處。

  甚至是各種藏書之地,可供所有人查閱。

  所以他沒有任何優勢,但還是要做。

  科舉制不一定是對的,察舉制也並非是錯的。

  時代不同,選擇不同。

  何況他不是董曜,沒那般魄力強行廢除察舉制。

  接下來的時日,司馬徽一直待在劉表的學院之中。

  這天,學院來了一名不速之客。

  來者是一青年,頭上帶著斗笠,背上還有一把長劍。

  與學院內往來的學子,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青年走過之處,學子皆讓開道路。

  無一例外,青年眼神中除了堅毅,還有著一股子殺氣。

  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直覺,這青年手上沾染著人命。

  “先生。”

  青年來到司馬徽的住處,入內拱手道。

  “單福。”

  “是我。”

  “你為何來此處?”

  “學生是來辭行的。”

  “欲往何處?”

  “江東,中原,河北。”

  單福對這三處心嚮往之,若不是來辭行,他恐早已動身。

  “為何不去關內?”

  三處分別對應孫策,曹操,袁紹,卻唯獨沒有關內的董曜。

  “董曜其勢如黃河一般,波濤洶湧,傾吞天下。我若去,便只能順水而下,化為萬千洪流中的一股,這,不是我的志向。”

  “大勢所趨,天時所至,何不順應?”

  司馬徽望向單福,眼神中多為不解之色。

  董曜科舉制度的到來,已經將士族給終結。

  即使是他,也對此法極為贊同。

  可單福,為何偏偏如此固執,想要入這亂世。

  若是因為董卓之事,那大可不必拘泥於此。

  董卓當政時期,確實天怒人怨,現在董氏皆有董曜做主。

  其百姓,不在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其官員,皆於科舉制誕生,沒有濫竽充數者。

  這,便是盛世來臨的前兆。

  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歷史長河將會給出所有答案。

  “先生,請聽!”

  單福取下背上長劍,右手握於劍柄,隨後猛地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