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我不 作品

第39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39


  #三十九

  安正元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會試。

  早在開考之前,這京中各大賭場茶樓,就開設了賭局,賭今年這一屆的會元到底是誰。

  除了京城本地過了鄉試的舉子外,其他各州各省都也送了當地頗有才名的舉子進京。

  這些舉子其實在正月末時便已陸陸續續入了京,並多多少少靠著自己的才氣在京中打響了自己的名號。

  誰說讀書人就不需要在意名聲這些身外之物呢?

  這會試也就罷了,只看卷面,考官也不知你姓甚名誰,還算公平。

  但他日殿試之上,若你籍籍無名,而與你同場的考生對手卻揚名已久,甚至連考官都早有耳聞,當你二人所答水準相差不多之時,考官會更中意點誰為名次更高者呢?

  一個考官從未聽說過的人,便是考官想要點,恐怕心底也難免會存在幾分疑慮。

  說到底,這學子的“名”,還是很重要的。

  而隨著各地學子聲名鵲起,京城中各大賭場茶樓裡幾乎一邊倒的賭局,也總算是逐漸開始平衡。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下注之人投的,都是唐府的那位年輕的唐解元。

  要說這事誰最高興,當然是那各個賭局的莊家了。

  聽聞還有幾位才子也湊了熱鬧,於眾目睽睽之下,下了大注,壓自己高中。

  見他們如此自信,跟著壓他們高中的人便也就更多了。

  而那幾位學子的名字多多少少也傳到了京中各級官員府中——

  至少在會試前兩日,在唐今在與唐大伯下棋之時,唐大伯都已經能叫出幾個外地學子的名字來了。m.33qxs.m

  “今兒可也要去給自己押上一注?”唐大伯還調侃她。

  唐今在棋盤上落下一子,穩固勝局,“侄兒已是眾矢之的,再這般高調,怕是對之後的殿試不利。”

  她揚名已久,即便什麼都不做,那些考官也知道有她這麼個人。

  她這會再去與那些學子打擂臺,沒什麼意義不說,恐怕還會讓考官們留下年紀尚輕,不夠沉穩的印象。

  若真是如此,即便最後她中了狀元,得到的官職恐怕也不會是她想要的。

  如此得不償失的事情,唐今何必去做。

  唐大伯滿意於她的不驕不躁,但也有些別的想法:“沉穩雖好,但以如今聖上的喜好,適時展露幾分少年氣,也未嘗不可。”

  如今已是安正元年,他們上頭的陛下已經換了一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