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我不 作品

第52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52


  #五十二

  前線戰事還未平息,兩國仍在激烈交戰之中,每日都有死傷之數傳回,薛忱的這一紙控訴傳回朝中,頓時便引起一片譁然。

  更要命的是,也不知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這消息不僅在朝中官員之中傳開,很快也在京中百姓中傳開。

  依照這樣的傳播速度,只怕出不了一月,便要天下皆知了。

  皇帝也沒有耽誤,當即便令御史臺及刑部徹查此事。

  皇帝動作如此迅速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一是為了平息民憤,安撫前線將士,二則是為了撇清關係。

  ——在之後傳回來的摺子裡,薛忱將事情的原委道來後,此事居然還牽扯到了皇帝的頭上。

  原來當初,薛惟率領三萬大軍追擊夏軍只是做給人看的假象。

  實際上,薛惟是打算秘密繞道行軍至夏軍背後。

  只要成功,他便能與薛賀帶領的軍隊對夏軍進行前後包夾之勢,屆時必定能一舉擊破夏軍。

  此番行動有些冒險,以防萬一,薛賀和薛惟未曾向任何人透露過消息,就連那些跟著薛惟繞道行軍的士兵們,也都一直以為自己還是在追擊夏軍,完全不知道真相。

  可他們的行蹤卻還是被人發現了。

  夏軍在他們必經的峽谷之路上提前設下了埋伏,就這樣,薛惟和他帶領的整整三萬士兵被盡數殺害,只留一個薛惟的親衛僥倖逃生,在帶回薛惟屍首告知一切真相後,也力竭而亡。

  這絕不是偶然。

  夏軍是提前知道了他們的計劃,提前蹲守,所以才能夠在山谷之中設下落石羽箭木樁等等埋伏。

  可提前知道他們計劃的少之又少,軍中僅僅就只有薛賀薛惟兩人而已。

  這總不可能是薛賀出賣了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兒子去送死吧?

  ——不在軍中,就只能在前朝了。

  繞道行軍的事情,除了父子二人外,其實還有一人——

  皇帝。

  戰初,皇帝曾多次來詔,要求薛賀薛惟儘快奪回被攻佔的三座城池,也好在薛賀薛惟不辱使命,順利奪回了那三座城池。

  但很快,朝中又來詔令,要求他們乘勝追擊,爭取殲滅夏軍,以絕後患。

  這詔令與父子二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兩人自然欣然接旨。

  之後商軍屢戰屢勝,軍中士氣大漲,眼看著夏軍就要被打回老家了——此時,薛賀和薛惟想著的,還是穩打穩紮,一步一步來,騷擾夏軍致其兵疲,然後再一舉擊破。

  但偏偏此時,前朝又傳來了詔書。

  詔書之中除了和以往一般的嘉獎之外,更有催促之意,希望他們能夠儘快殲滅夏軍,趕在年節前結束,還能回京來過個年。

  這打仗的事哪能急的?

  兩人起初都沒有在意這一紙詔令。

  但緊接著,發來的詔令越來越多,每一封都是在催促,而一直到最後一封——送詔令之人,還送來了一封皇帝的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