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我不 作品

第107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107


  #一零七

  在六部之中,以工部官員的地位最低,如果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持朝政,其實不應該在工部浪費太多的心思。

  但對於唐今而言,其他五部她都可以隨意改換乃至捨棄。

  不管是從刑部開始,還是其他哪個部門開始,她都有辦法一點一點將皇帝的權力蠶食。

  但唯獨工部,是她萬萬不能捨棄的。

  這與對付皇帝無關,單純是出於系統任務而已。

  因為這幾年間發生的種種變故,系統的任務她一直都沒能推進,但現在既然事情都已經穩定下來了,那也是時候開始繼續推進這個任務了。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唐今在京城附近設立了幾座育幼堂,收留了許多因為戰爭而失去了雙親無人照料的孤兒。

  這些孤兒大多都是唐今派人從西北接來的。

  她這樣的舉動算不上什麼善舉,她只是想從中篩選出未來有可能幫到她的孩子而已。

  育幼堂收留的孩子男女不限,根據這些孩子的天賦,他們也被分到了文武工醫等等不同的班級。

  或許是失去了雙親使得他們較同齡的孩子更為成熟,所以目前取得的成績都還算不錯。

  不過要等這些孩子真正能派上用場,至少也得等個四五年……

  這些在育幼堂中培養出來的,對於男女階級觀念並沒有那麼深刻的孩子,只是唐今提前給未來做的一點準備。

  在那之前,還要蒐羅更多有用的人。

  雖然她的身邊已經聚起了一批文官,但大多數都是像於勝飛那樣受限於她的附屬。

  這些人的官職並不高,真正能獨立行動幫到她的人並沒有多少。

  有皇帝盯著,她不可能大張旗鼓地發佈什麼招賢令,她能做的,就只有從人群中找出她需要的人才,然後再去接觸招募。

  ……

  安正四年十月,唐今二十歲加冠,加冠禮當日,上門恭賀者眾多,就連皇帝都親賜了一份貴禮。

  不過卻有細心者注意到,那曾經與唐今形影不離的薛忱,卻始終未曾露面過,甚至連禮物都未曾送來。

  二人間發生了什麼嗎?

  無人知曉,也沒有太多的人在意。

  如今京城中人的注意力都在另一件事上。

  京城中最大的酒樓鶴停軒裡,最近掛出了三道問題。

  按照酒樓老闆的說法,若能答上這三道問題,便可以獲得一幅價值千金的前朝古畫。

  酒樓老闆曾拿出過那幅古畫,給京中幾位大儒賞鑑。

  幾位大儒在看過之後,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甚至有人當即就想從酒樓老闆手中將那幅畫買下來。

  但酒樓老闆十分倨傲,表示只有能答上他提出的三道問題的才子,才配擁有這幅古畫。

  那幾位大儒當即便進行了嘗試,可令人驚訝的是,就是那幾位大儒都沒能答出那三道題目來。

  這不禁讓京中才子們起了好奇心,紛紛跑到鶴停軒去查看那三道題目,試圖作答。

  但能答上那三道題目,居然連一個人都沒有。

  有人或許能答上,但答出來的答案實在勉強,在老闆那裡自然也是不通過的。

  於是就有人懷疑,這老闆是不是不願讓人拿走那幅古畫,誠心出了這樣的題目來刁難人?

  但不想沒過多久,當今丞相兼任太師的孔大儒成功答出了那三道題目,而酒樓老闆也十分爽快地親自將古畫送去了孔府。

  就在眾人或驚歎於孔太師大學,或趕著上孔府欣賞那幅古畫的時候,酒樓老闆卻再次拿出了一件寶物。

  這次的寶物比之前的古畫更令人心驚。

  酒樓老闆拿出的乃是一本詩集。

  據酒樓老闆所說,此本詩集中所寫的每一首詩都堪稱精絕,每一首詩都是眾才子們不曾聽聞的可以傳揚百世的佳作。

  有人不信。

  酒樓老闆便直接拿出了詩集之中的幾首。

  就是這麼幾首,頓時讓一眾京城才子驚為天人,瘋了一般地向鶴停軒老闆求取詩集。

  但這一次,老闆卻再次出了題目。

  而且是整整十道題目。

  這十道題目中的每一道,都與孔大儒曾答出來的那三道題目難度相仿,甚至更勝一籌。

  唯有答對十道題目,才能拿到那本詩集。

  考慮到那本詩集中的內容,一眾才子也紛紛表示理解,並開始了嘗試。

  有驚才絕豔者能答出三道、四道題目,但十道……

  就連孔太師也只答出了七道問題,遺憾萬分。

  為了避免這些才子太過低落,對於能夠答出兩道以上問題的才子,酒樓老闆也會給那些才子們一些獎品。

  這些獎品大多為筆墨紙硯,書畫一類的文雅之物。

  有人聽聞,便試圖抄著前人的答案去討獎品。

  但可惜的是,每一道被人答對的題目都會被換成一道新的題目,所以即便知道了之前問題的答案,也無法再得到獎品。

  時間一日一日地過去,那本詩集中的幾首詩流傳到外地,頓時引得外地的才子都不遠千里趕至京城,前往鶴停軒作答,想要拿到那本詩集。

  一時之間京中人才匯聚,才子相聚之間談論的,都是鶴停軒的那十道題目。

  如此的文人聚會盛況,已是許多年都不曾出現過了。

  可以料想,誰若能答對那十道題目,贏得詩集,必將名揚天下。

  只可惜,這一月又一月的時間過去,從冬入夏,能成功答對十道題目的人,至今還沒有出現。

  安正五年七月,鶴停軒的老闆終於坐上馬車從後門進入唐府,拜見了唐今。

  他會過來,只有一個原因。

  “大人,有人答對了全部十道題目。而且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