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我不 作品

第132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132


  #一三二

  大軍回朝,京中熱鬧了沒兩天,很快就被另一件即將到來的大事吸走了注意。

  ——攝政王與夏國公主的大婚。

  雖然如今天下人人都知當今攝政王挾幼帝號令群臣,是個不折不扣的竊國奸逆。

  但事實上,這都快一年的時間了,一直生活在攝政王的統治下的京城百姓們,也實在沒覺得生活有哪裡變得不好了。

  甚至於,在攝政王開始監國之後,京城乃至京城附近的幾個州城的百姓,都明顯察覺到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好了。

  其中以農戶們的感覺最為明顯。

  去年春年,攝政王還只是丞相之時,逼迫他們種下的那些從未見過的作物,居然在秋季收穫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產出來的作物都是能飽肚能入口的不說,產量也遠遠高於他們原本種的那些作物。

  這些作物全部收穫後,不僅能保證他們未來一年不缺糧食,還能將多餘的盡數賣給朝廷。

  朝廷還給了他們幫忙種植那些新作物的酬勞。

  這兩項收入加起來,是許多農戶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數額。

  有了錢,那對於窮人而言有些難熬的冬季也順順利利地度過了,比之前隨便哪任皇帝在位時,過得都要好。

  有了去年那樣的經歷,今年入春之時,當朝廷又拿來一批新奇的作物種子和新的農耕工具賣給他們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農戶都毫不猶豫地就買下了。

  反正這價格也不高,而且朝廷都給了他們契書。

  這批種子裡,種出來的那些不能吃的作物,等到成熟了都會由朝廷買回去。

  許多人都是一半地用來種糧食,一半地用來種那些不能吃的作物。

  如今雖然種子才種下一月不到,但所有人都已經期待那些作物成熟的時候了。

  尋常百姓對竊國監國的那些事情,並不清楚。

  從前他們聽周圍的秀才讀書人痛罵攝政王,也以為攝政王是什麼罪大惡極的壞人。

  但如今再聽到那些罵攝政王的話時,他們卻開始覺得有些刺耳了。

  人心的變化是悄無聲息的。

  很多時候,當有人開始意識到的時候,事情便已經走向了他們始料未及的道路。

  順應元年,三月初十,攝政王大婚。

  畢竟是與夏國的和親,即便夏國公主提前被送來商國招致了許多非議,但大婚當日,該有的禮節都還是全了。

  兩國臣子城外交接,夏國公主穆那舍乘坐鸞車身穿大婚禮服,在兩國使臣們的護送之下,走過京都城正門大道,緩緩朝攝政王府而去。

  鸞車四角掛著宮鈴,一路之上宮鈴輕響,紅緞輕揚。

  鸞車並沒有木製的車廂,四周落下的,是層層累累的紅紗,旁人能瞧見車裡坐了道身影,卻瞧不見那道身影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