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驕縱

  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從他出生之後,父母就開始格外溺愛這個孩子,處處呵護,生怕他夭折——若是幾個月大,或者一兩歲、兩三歲的孩子,備加呵護也無妨,人之常情,但隨著弟弟的成長,這樣過分的溺愛非但沒有減少,後來越來越病態。

  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兩個孩子很難一碗水端平,一方得到的關注越多,就意味著另一方得到的關注越少。

  若生活是一款電子遊戲,那麼肯定會存在一根無形的好感度進度條,正在不可逆轉地從中間慢慢滑向一側。

  陳依依知道弟弟體弱多病,處處讓著弟弟,從不跟他爭什麼,包括父母的關注,還會在父母不在家的時候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

  後來,弟弟四五歲懂事之後,像狡猾的小狗一樣學會了察言觀色,他知道父母更寵愛自己,於是一步步試探父母的底線。

  一開始是搶她的零花錢,後來是往她的飯菜裡吐口水,後來發展到撕她的作業,至於發脾氣的時候用東西扔她更是家常便飯。

  父母總是說,弟弟還小,體弱多病,讓她多讓著弟弟。

  其實這時候弟弟的身體已經沒那麼差了,不再經常感冒發燒,但他體弱多病的印象已經深深紮根於父母的腦海,無論他長得多高多胖,在他們心中依然是那個需要小心呵護的幼苗。

  陳依依一忍再忍,但忍讓沒有換來好的結果,漸漸地,她受弟弟欺負已經成了常態,而家裡人也習慣了這樣的常態。

  父母的縱容令弟弟愈發變本加厲,到後來以學畫畫需要畫室為名,竟然搶佔了她的臥室,把她逼到儲藏室裡去睡覺。

  而所謂的畫畫,不過是隨意塗鴉而已,花很多錢上的培訓班什麼也沒學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在學,所以父母也給弟弟報了班。

  上小學後,弟弟的學習成績不怎麼樣,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差到極點,學校的老師們都替他著急,父母卻總是說弟弟還小,長大一些就好了。

  說得好像到了某個年紀一夜之間就會變成另一個人似的。

  從睡在儲藏室的第一個晚上起,她就已經知道自己是這個家裡多餘的人。

  她儘量避免在他們面前出現,在家裡經常躲著他們,只要他們看不見自己,就不會受欺負了。

  後來,父母和弟弟似乎真的看不見她了,哪怕她從他們面前走過,只要不特意發出響動提醒他們,他們就對她視而不見……

  若只是這樣倒也好,但她的同學和老師也漸漸看不到她了,她在班級裡也慢慢邊緣化,不過無所謂,因為她很快就初中畢業了。

  她不知道以後何去何從,工作的話她年紀太小大概沒人要,別人可能也看不見她,而上高中……父母應該不會給她出錢上高中的。

  她家本來是小康之家,但自從弟弟出生後就一直揮霍無度,花錢如流水,當然全是花在弟弟身上,嬰兒車要進口的,奶粉要進口的,蔬菜要有機的,衣服要名牌的,為了強壯身體,電視廣告裡的各種滋補藥劑更是不能少……哪個小康之家能經得起長期這樣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