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破 作品

第420章 命如野草


  就如奧羅拉在紅葉學院是風雲人物一樣,蕾拉無論在任何地方都跟表姐不遑多讓,當她剛上初中尚未覺醒能力的時候,她就讀於歐洲某所著名女子學校,同樣是這所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只不過,蕾奧成為風雲人物的方式並不像她表姐一樣是憑藉著才貌雙全,她在那所學校裡出名的原因是靠著自己的拳腳,換言之,她就是那所女子學校裡的小霸王。

  這所學校同樣是一所私立學校,由財閥贊助,而頂級財閥往往熱衷於公益事業,因此每年都會接受一批第三世界的窮苦孩子入學,一是藉此宣傳自己的意識形態,二是希望這些孩子在學習了先進文化之後回國報效祖國。

  這樣的投資其實相當划算,比如從一個貧困戰亂的非洲小國招攬一批學生,讓這些學生眼界大開,在數年的學習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意識形態的影響,當他們懷揣著豐富的知識與理念回國後,立刻就會在本國人民裡顯得鶴立雞群,同樣又不像外國人一樣令本國人民心懷戒心,很容易就能在商業和政界取得成功,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後,說不定就會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甚至政權,而感恩的他們又怎麼會忘記回饋母校?而母校背後的那些財閥就可以藉機進入該國分一杯羹。

  蕾拉所在的這所學校就是這樣,以培育未來政界和商界精英、或者以培育未來政界和商界精英的夫人為己任,畢竟枕邊風的力量也是超級強大的。

  每年新學年,都會有一批怯生生的第三世界學生入學,受到為期數年的免費教育,不用自己花費任何費用。

  這些第三世界學生也不是隨便選的,誰想來就能來,而是由學校的招生委員會精心選拔的,他們會對候選者的心理和智力進行評估——優秀的智力是必須的,招一批資質平庸甚至魯鈍的學生對學校沒有任何好處;心理評估就更加複雜,其中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候選者學生必須對自己祖國的現狀不滿,有較強的信念要改變祖國。

  當然,這些招生中隱含的條條框框從來不會對外公佈,甚至不會以文字形式落於紙面,被選中的人固然感謝上蒼,落選的人始終不明白自己是為什麼落選的,只會認為自己大概不夠優秀。

  路易莎,當時還不叫路易莎,她那位娶了五個老婆的父親在她出生時得知生出來的是個女兒後,連看都沒看她一眼,隨便指著屋頂上的茅草,給她起名叫“茅草”。

  身似浮萍,命如野草。

  如果不出意外——“意外”的意思就是如果她沒在幾歲之前就夭折,用草蓆卷著扔去餵了野狗,那麼當她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被賣給村裡別的男人當老婆,換來四頭牛當作彩禮……正常的劇本本該如此。

  她的生活很苦,文明世界的普通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苦,與她相比,另一位遠在萬里之外且與她互不相識的一位叫拉斐的南亞女孩生活都幸福得多。

  不過,其他意外發生了。

  日常般的戰亂席捲到這個村莊,一個軍閥和另一個軍閥打得不可開交,屍橫遍野,七八歲的男孩子就被抓去充軍,她的父親和家裡的兄弟也是這樣被帶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她跟母親失散,隨著大量難民湧入鄰國。

  鄰國有國際慈善組織駐紮,給源源不斷湧入的難民安置難民營,等有朝一日鄰國政局安定下來,再把難民們送回去。

  難民營擁擠不堪,每天都有新的難民加入,到處是一張張神情呆滯如同死灰的臉。

  當時十一二歲的路易莎就這樣混在難民營裡,她沉默寡言,除非別人問她,否則從不主動說話,一日三餐排著隊去領取食物和淨水,然後當場就塞進嘴裡吃掉,吃不進去也要硬往喉嚨裡塞,因為一旦拿回簡陋的住處,那些年齡大的女人就會把食物從她手裡搶走,孤身一人的她根本沒有任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