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六百六十章少女,帖經,試策

    帖經題一般都是十道,但是要答對相應的題數,才能算是過關,不同地方,判定標準不同,例如山下很多王朝的科舉裡是十通五、十通六,算是過關。

    之所以有這種規制,是為了防止有儒生投機取巧,利用押題或背應試模板之類的方法,死記硬背後,在最重要的試策題混分。

    所以第一部分的帖經題,全部是經義考試中的敲門磚,考察儒生學子們的基礎素養,篩選出真正飽讀經義的考生。

    否則任由你其他能力再強,也只能鎩羽而歸。

    趙戎審察完了卷子,收回目光。

    捏起一根閒置乾淨的毛筆,再指間轉了轉。

    墨池學館考這兩個內容,他倒也不意外,只是趙戎發現學館所出的題目的難度與要求,竟比山下最嚴格的科舉都要苛刻不少,不過……

    “在下馬馬虎虎。”

    趙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開始作答。

    他直接翻開卷子第一面,當先便是十道帖經題。

    目光快速掃過題幹要求。

    “十通八才算過關,最多隻能錯兩道?”

    他點了點頭,上半身伏案,開始奮筆疾書。

    不一會兒,就在周圍學子們還苦思冥想浩如煙海的經義原文時,趙戎已經收筆了。

    “抱歉,不巧我全記得。”

    十道帖經題,他一氣呵成寫完了。

    哪怕是以往只是不經意掃過一眼的晦澀經文,此刻在他心湖裡都能飛速浮現,如在眼前。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呵倒是巧了。”

    趙戎看向他已寫完的十道帖經題中的一道,笑了下,剛剛雪幼兄恰好默背過這一段。

    這算是錦鯉附身?考前複習下都能蒙對題。

    至於是考題洩露這種可能,趙戎想也沒想,雪幼兄這種好學生乖乖女的性格怎麼可能,要是說範玉樹那小子,那才可信點……

    趙戎心裡道了聲有趣,那被他飛速寫完的十道帖經題,他檢查都沒檢查,直接往下看,繼續答題。

    只剩下最後的一道試策題了。

    抬手翻到了第二面。

    入眼,便是一行簡潔至極卻無比有力的陌生潦草字跡:

    眾人皆有餘,我獨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