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六百七十九章被軟飯包圍了怎麼辦?(為好兄弟們的月票加更一章!)

    這也是本次考核的兩個大科之一。

    另一個大科是經義藝考核。

    因為在墨池學館傳授學子的七門藝學中,詩賦藝與經義藝是大藝,剩下的禮藝、棋藝、畫藝、書藝、樂藝都是小藝。

    大藝的總分值比小藝高出一倍,是學子眼中的重中之重,考一門大藝抵得上兩門小藝。

    這種分值差距其實也是九洲儒門中各個藝學儒道的勢力大小的體現。

    經義儒道與詩賦儒道佔主流,主修它們的儒生最多,禮藝、棋藝等四藝次之。

    至於書藝,在九洲的其它書院幾乎沒有,是林麓書院新開的,是小眾中的小眾,這也是前段時間,某位蘭花女先生剛剛被聘入書院時,在書院先生與士子間引起的爭議源頭。

    只不過因為某位女先生的身份,與她在學子士子間頗受歡迎的緣故,這些爭議也慢慢平息了,主要還是她安靜在墨池學館上課不再折騰,不太觸及其它幾門藝學群體的利益分配……

    趙戎腦海思索著下午詩賦藝考核的事,一路返回了東籬小築。

    回到院子後,發現考的太快,時辰還早,燒火做飯什麼的不急,於是他回到屋裡,坐在桌前,取出詩賦書本複習。

    其實詩賦儒道並不只是只有詩,入品詩詞只是它的一部分,它還有……賦。

    能夠與知識浩如煙海的經義儒道比肩,詩賦儒道定然是由它的深度。

    趙戎倒是聽說,詩詞在初階的學子階段是比較受學子們炫耀重視,然而等到了晉升後的士子群體中,賦這種文體反而比單純的詩詞熱度更高,更受士子們熱烈追捧,而這其中原因好像又涉及到了詩賦儒道的基本修行之法……

    就在趙戎手撐下巴坐在桌前權衡下午考試中的某些取捨之時,外面的院子內突然響起敲門聲,趙戎只道是賈騰鷹考完回來了,結果帶他開門,卻發現是門外來者是一個扎總角的小書童,瞧著裝扮服飾,是學館內給先生們傳話辦事的跑腿。

    趙戎略一問訊,發現小書童原來是老祭酒派來的,之前老祭酒答應給他申請的一次‘登六樓’資格的補償終於下發下來了。

    扎總角的小書童畢恭畢敬遞給趙戎一個蓋紅布的托盤,後者好奇的掀開紅布,露出裡面一枚塊玉質薄片,在陽光下玉身有流光淌過。

    小書童交完東西,便告辭離去了。

    趙戎一邊關門回屋,一邊低頭打量著手裡這枚泛著乳白光華的玉片。

    他曾經在書樓七樓陽無為那裡見過一次。

    “總算是到手了,陽師兄,不巧,在下也有了。”

    不知又想到了什麼,趙戎展顏一笑,心情頗為不錯。

    ……

    ————

    ps:好兄弟們,小戎今日更新五千字了,在起點的515活動裡面,為你們獲得了一次抽獎資格,大家快去抽獎呀,不要辜負了我的汗水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