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66章 再攻軒轅關

  儘管過程很是艱難,可能不會成功,但如果不去試試永遠也不會成功。

  久居高位的秦末心態早已發生了改變。

  “此事我心中自有計較,我不會拿剩下這四十八萬大軍的生命去冒險。”

  張寧見狀,也不好再出言相勸。

  ......

  三日後,軒轅關隘外。

  這座雄偉高聳的城牆屹立於此,巍峨雄壯,城牆上方掛滿旗幟,迎風招展。

  城牆遠處,二十五萬黃巾大軍嚴陣以待。

  剩餘的二十三萬則留守大本營。

  丁原站在城牆上看著遠處大軍,手心不由得發汗,他們守軍只有三萬人。

  而且城牆確實才修築不久,加之築得高,只能站下八千人守城,根本站不了多餘的人。

  軒轅關城牆背面,步階上的漢軍士卒在安靜的等待著,雖然擁擠但不失整齊。

  他們甲冑如墨,槍戈如林,毫不動搖視死如歸的決心。

  邊防軍不得不說是任何時代最強的戰鬥力,在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鐵血味道是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的。

  “傳令,全軍備戰!”

  “諾!”

  一名副官聞令應諾一聲,退去準備禦敵。

  丁原看著遠處的大軍,臉色有些凝重。

  他不敢想象,自己這三萬人要如何抵擋這二十五萬大軍的衝擊,看著遠處正在搬運的攻城器械,他知道這次可能會守不住了。

  古代最難打的莫過於攻堅戰。

  一般攻城前都會採取幾大戰術,先制定好計策誘使守方放棄巨大的守城工事和城牆優勢,出城轉為野戰。

  例如叫罵,激怒守方,這種方法成本最低收效最大,如果只是呂布獨自守城,秦末肯定有一百種辦法把他給整出來,但是這個丁原就比較冷靜,這個方法試過,完全沒有用處。

  其次,就是大量製作攻城器械,拋石機,投石車,射雲車等,以器攻之。

  再者就是築土山,在城牆外修築一個比城牆還高的土山,但是這個很費時間和人力。

  最後則是拿士兵的命去填,從而攻破城牆。

  而城牆最薄弱的地方便是城門,不過就算衝破城門,裡面也有一圈甕牆。

  城牆攻堅戰沒得利前,衝進去就是甕中之鱉,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也就是黃巾起義的時間緊迫。

  秦末作為後世之人,一硝二硫三木炭,他怎麼會不知道,如果換成黑火藥的配方,提純出硝酸鉀、木炭、硫磺。

  那麼在東漢末年,以黑火藥為基礎,製作出火炮,炸彈這些東西。十年內統一華夏,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