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189章 冀州月報

  也有人說她乃是女流之輩,何苦犯險,再說他兒子也長大了,應當讓他去做。

  她搖頭且目光堅定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鄰里笑她不自量力,她未曾理會。

  整整十年,從之前的汍織布女,十指青松,到如今雙手滿是握刀老繭,只是覺得對不住兒子,日夜練刀,養家成了問題。

  兒子卻說,書本上忠孝信義,他原本不懂,是阿孃讓他懂的。

  她看著兒子,笑出兩行淚。

  那日,她帶著刀,迎面便撞上了那惡霸,她橫刀立身,指著他一通大罵,那廝竟被嚇破膽,拍馬就跑,她拔刀出手,當場血濺十步,仇人斃命,她提著仇人的頭顱,走向官府投案自首。

  此女名為趙娥,涼州,高臺縣人,而今正在高臺縣,府衙大牢。

  秦公題詩《秦女休行》一首。

  龐氏有烈婦,義聲馳雍涼。

  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強。

  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

  烈女念此痛,丹心為寸傷。

  外若無意者,內潛思無方。

  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劍藏白刃,一奮尋身僵。

  身首為之異處,伏屍列肆旁。

  肉與土合成泥,灑血濺飛樑。

  歷代巾幗華夏頌,誰說女子不如男!

  看到此處,賈詡拿報的雙手有些微微顫抖,不是因為這個故事太深入人心,而是秦末最後那一句詩詞,明擺著在提升女子的社會地位。

  引用趙娥的故事,引發百姓們的共鳴,造成社會的震盪,如今這女子還在涼州的縣衙大牢,而且秦末怎麼會知道的?

  賈詡百思不得其解,很快,他便猜到了關鍵點,趙娥的兒子,龐氏,龐淯。

  只能是他,來鄴城肯定找到了秦末,讓他幫忙救回他的母親。

  而秦末完全可以向董卓要這個人,但他沒有這麼做,而是通過報紙製造輿論,把壓力給到了涼州這邊,不得不佩服秦末的手段高明!

  李儒收到消息,肯定會第一時間把人給放了,不放不行啊,這女子的事蹟肯定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