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269章 未來的夫君


  在談話中,秦末聽到他們說要去圉縣,心思瞬間活躍了起來。

  圉縣距離黃龍駐守的陽翟城有兩百里路程,秦末也沒想到自己抱著一根枯木順著河流而下,一夜之間居然漂了三百里。

  此刻,他心裡有了打算。

  決定先跟隨這支納徵隊伍先去往圉縣,去見識一下這個一生坎坷的蔡文姬。

  ……

  圉縣,別名雍丘。

  一處地形起伏較小,屬易攻難守的平原小城,秦末並未派軍隊入城駐紮。

  雖然整個陳留郡在打仗,但圉縣的百姓似乎並未受到多大影響,他們依舊過著自己的日子,對於大多數底層百姓而言,戰亂已經使得他們變得逐漸麻木,圉縣也不是兵家必爭之地。

  今日的蔡府格外熱鬧,而蔡府內的後院,卻傳出一曲優美的古箏……

  琴音悠長婉約,如同潺潺流水,令人陶醉。

  但若仔細聽的話,便會發現琴絃撥動,卻無絲毫韻律可尋,如同撫琴之人的心情……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只聽撫琴之人邊彈邊唱,聲線溫柔,似是在傾訴著什麼,那雙漆黑靈澈的眸子裡,彷彿有無限風華,讓人沉淪其中,再也無法自拔。

  “姐姐…衛家的人來了!”

  琴音戛然而止。

  撫琴之人正是蔡琰,她手指輕輕拂過琴絃,眼眸低垂,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片刻,她才緩緩開口,語氣清幽:“琬兒,你說這世上,真的存在那所謂的神仙嗎?”

  “不知道哎。”

  蔡琬搖了搖頭,隨即打趣道:“不過,我聽父親說過,這天底下,還是有許多人和事物超出常理的,比如姐姐常常思念的那個人……”

  蔡琰身體微微一僵,隨即又放鬆了下來,笑道:“哪兒有,我只是感念這首詩罷了,詩詞揭示百姓的深重苦難,詩人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時又希望君王能夠明察與體恤百姓的苦難,我能讀懂他在希望之中飽含著失望和憤懣的情緒。”

  “姐姐,你還說不是在思念那個人,不過,看他做的那些事,的確勝過世間萬般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