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372章 科舉名單

  “對了岳父,你怎麼在這兒?”

  秦末忽然問道。

  蔡邕嘆口氣,苦笑道:“賢婿啊,你讓老夫擔任太平大典的主編,可你連人手都不給老夫配,老夫無奈將好友叫到貢院,打算一起招募一批文士。對了,老夫剛從孔融哪兒得知,今年科舉考試報名的考生已超過一萬之數,還有兩日報名就要截止,估計會超過兩萬人。”

  “這麼多?”

  秦末嚇了一跳。

  兩萬人參加科舉,這簡直無法想象,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十分合情合理。

  秦國剛罷免了一批官吏,現在整個秦國官員體系基礎薄弱,空下了很多主要位置,更何況科舉設置的下限很低,這吸引的人自然更多。

  而且現在的秦國,除了南方的一些小城市之外,幾乎天下各郡縣的讀書人都蜂擁而至。

  “這次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雖多,但真正能考取功名的卻寥寥無幾,老夫從貢院這兒招募一些人手,賢婿你不會介意吧?”

  秦末笑著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你們可不能將孤的治世能臣,王佐之才給挑走了。”

  他故意強調治世能臣、王佐之才四字,就是擔心萬一有什麼大才,被蔡邕等人拉去當寫手。

  這些人眼光可十分毒辣。

  蔡邕頓時哈哈大笑:“放心放心,我們修太平大典只需要一批會寫字的學士就可以了。”

  這話倒讓秦末鬆了口氣。

  “慈明先生乃荀氏八龍之一,滿門盡是忠烈之輩,孤可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實乃幸事。倘若荀氏三若中的文若,此等王佐之才,肯為我秦國效力,孤何愁天下不興矣!”

  隨即,秦末將目光放在了荀爽身上,眼睛眯起來,嘴角勾勒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可沒忘記袁紹之前說過的話,荀氏一族皆為漢室死忠。

  聞言,荀爽頓時臉色微變。

  “荀彧雖乃我之子侄,但人各有命,他不願效忠秦王,實乃他之不幸。不過大王麾下友若亦是王佐之才,秦王何愁天下不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