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403章 社稷壇做法

  翌日。

  天剛矇矇亮,社稷壇廣場外圍,就聚集了密密麻麻的身影,可以說是人山人海。

  社稷壇本是歷史上曹操命人修築的銅雀臺,而今銅雀臺早已變成了秦國的社稷壇。

  一個月也只對外開放三次祭祀活動。

  時至今日,社稷壇經過多年修繕,佔地極為廣泛,主樓臺高十丈,臺上又建五層樓,離地共27丈。按漢制一尺合市尺七寸算,高達63米。

  社稷壇本是供奉社神與稷神的地方。

  主殿樓內卻並未設立任何神像,卻放置著秦國戰死英烈的靈牌,還有華夏至寶九州鼎。

  在鄴城社稷壇南八公里處還挖掘了一個人工湖泊,名為玄武池,池內還停靠著一艘由工部做實驗的鋼鐵戰艦,平時還可以用以操練水軍,可以想象鄴城社稷壇景象之盛。

  對於百姓在場外圍觀,洛陽令周裔也只是讓府衙和城管人員維持著現場秩序。

  “快看!那邊又來了!”

  “什麼!?居然又來這麼多道士和僧人!”

  “早就聽說今日秦王會在社稷壇舉辦論神大典與羅馬使者一較高低,難道這些道士和僧人都是來參加論神大會的嗎?”

  ……

  在這些人抵達社稷壇時,社稷壇外圍早已經聚集了數萬人之多,遠遠看去黑壓壓的一片,可謂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那是何人?竟生得黃髮白膚紫髯碧眼!”

  “這叫歪國人,是從羅馬來的!”

  “羅馬在何處?”

  “比西域更遠的西方,聽你的口音似乎乃荊州人士,難道你進城時沒有買過冀州月報?”

  “正是,在下徐庶,今日剛從荊州而來,偏遠之地消息閉塞,請問閣下,這冀州月報乃是何物?”提問之人正是北上的徐庶。

  他老母前些時日被錦衣衛請來了鄴城,徐庶得知消息後便辭別劉備,北上尋母。

  而劉備窩在新野,好不容易找了一個軍師,卻被秦末給挖了牆角,只能繼續屈身守分。

  徐庶本來還對秦末抱有怨氣,可自來到冀州之後,才知道原來河北早已經變了樣,百姓雖過得不是很好,但至少不像荊州,這裡沒有人餓死路邊,也沒有瘟疫肆虐,而且百姓人人有地種。

  此刻,徐庶也從抱怨變為了好奇。

  “冀州月報就是紙質詔書,現在我秦國境內發行得有三百多期了,且什麼內容都有,真可謂乃足不出戶,品讀冀州月報便已知天下之事!”

  “身為秦國百姓,何其之幸也!”

  徐庶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