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415章 以點到面,反應問題

  另外有人說道:“可不是咋的!俺上次跟張裡吏去任丘做縣議。你猜怎麼著,王縣令對我們這些村裡來的什長、伍長都很尊重,還留俺們吃飯,讓庖廚給俺們做了三個菜。要是擱以前,咱們村去做縣裡做縣議,還要給他送禮嘞。”

  什長、伍長屬於基層村幹部,並不屬於公職人員,由百姓們自己選舉出來的。

  主要職責是管理本村的土地、協調民事糾紛和維護村莊的治安等。

  “陛下英明神武,實在是我們的福氣!”

  ……

  眾人跟著紛紛應和。

  聽到這些話,秦末也很是高興。

  此刻,在場的眾人也不再那麼拘束。

  一名什長說道:“上差俺對大食堂有意見,俺反對這個吃法。”

  “說說你的看法?”

  秦末微笑著點了點頭。

  這名什長見狀,便開始說道:“大食堂吃不飽飯,如果再這樣下去,大家都沒有飯吃。俺們一家六口全是壯勞力,但自從那些南方來的難民融入俺們村以後,我們自己種的糧食全都要交到村裡大食堂。他們這些難民自己沒有田地,平時幹活只會偷懶,他們是跟著我們一起吃了,但這樣下去大家都沒有心氣下地幹活,不幹活就沒有糧,沒有糧食咋上交啊,一年不上交,他們還可以吃國庫,兩年不上交國庫還能運轉,三年不上交,多少人又得餓死!這樣下去不行的,還請上差向陛下反應,取消村裡的公共大食堂。”

  聽到此話,秦末也深受觸動。

  他本就是想靠著本地百姓先養著外來難民,度過這個難關,現在本地百姓都有怨氣,這件事就不得不謹慎處理了,說到底還是土地的問題。

  現在土地問題依舊沒有徹底解決。

  秦末想實行攤丁入畝還需要一定時間。

  只有當玉米、土豆、紅薯、這三種高產糧食全面推廣下去,他才敢全面推行這個政策。

  這名什長的發言,讓在場的所有人打開了話匣子,紛紛開始發表意見。

  秦末聽著,關切的詢問。

  每個人的名字,家裡有幾個壯勞力,本地困難戶,外來難民戶,傷殘軍人退伍戶,又應該如何對待,他都命人一一記錄下來。

  但反應最多的,還是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