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 作品

第416章 走訪調查

  “這是用牲口拉的?”

  “俺拉的,沒有牲口,年前縣裡給俺們清風村發放了一頭驢和一頭黃牛,平時我們都寶貝得不行,哪能讓牲口乾活這種活呢?”

  聽到這話,秦末心裡又是一陣心酸。

  在村民的心裡,牲口比人精貴,因為春耕的時候一頭牛能頂四五個壯勞力,他們自然捨不得。不過這倒也符合農村的特性,在古代農村,耕田的基本都是用人力,牛確實比人精貴。

  “以後都會好起來的。”

  秦末拍了拍這位鄉親的肩膀,這話何嘗又不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隨後,他帶著眾人繼續朝前面走去。

  走著走著,秦末竟然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

  他便前去查看一番,究竟是怎麼個事?

  一間還沒有腰桿高的土牆內。

  只見一群七八歲的小孩,正端坐在一間教室內,跟著臺上的一個文士唸書。

  這一幕著實讓秦末有些驚訝。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繼續跟著我讀!”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華夏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我們華夏河流的代表。”

  一聲聲的朗誦聲從這間破舊的教室裡傳出,這讓秦末心底大為觸動。因為這名文士教的,這是他用紙發行的書籍《三字經》。

  “上差!”

  此刻教室內一聲童音,打斷了講臺上的文士,他順著聲音看去,發現秦末正在院外觀看。

  此刻,秦末也走進教室。

  卻看到這名文士正光著腳,教孩子們讀書。

  而文士卻有些尷尬,因為秦末盯著他的腳在看,秦末意識到不對,趕緊上前給他將鞋穿上。

  卻發現他原來的那雙鞋怎麼也穿不進去。

  於是用手輕輕在他腳上一按,發現他的腳是腫的,這是因為飢餓所導致的浮腫。

  這名文士見秦末關心自己的樣子,趕緊說道:“上差,您不用如此。”

  “先生替我秦國培養人才,我替你穿鞋是應該的,這又有何妨?”秦末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