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塵緣嘆 作品

第五零三章 報恩的人


  江贛境峰山。

  清晨時分。

  天色陰暝依舊,雨勢比起近日大多時候倒是要小上一些。

  屋外邊的路不僅不易看清,而且泥濘難行。

  放羊是沒法放羊了,但牧羊人還是出門去了。

  牧羊人是去送羊奶的。

  特製的木罐能暫時存儲羊奶,也便於攜帶運送。

  這是牧羊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牧羊人一家子的經濟由來。

  牧羊人正當而立之年,家有賢妻,兒女雙全。

  可早在十五年前,他不過是個一貧如洗,生活難以為繼的孤兒。

  他的父母同大多本不該早早死去之人一般,死於那些年的外夷禍亂中。

  他獨自一人艱難地挺過了五年,而後選擇走出村子,去謀求生存之機。

  一年後,他回來了,也成了村裡、乃至整個峰山中唯一的牧羊人。

  他開始每天在峰山附近放羊,同時在五個村子裡販賣羊奶。

  羊群不斷壯大,牧羊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不久後便添了妻兒。

  許是村裡家家戶戶住所少有挨在一起的,所謂的鄰里鄉親相互間都要淡漠些,所以在牧羊人最落魄時,村中鮮有人對其伸出援手。

  相應地,當牧羊人家中發生欣欣向榮的改變時,所幸未惹來旁人眼紅,沒被惦記上,甚至未曾有人在意過牧羊人最開始那幾頭羊從哪來的。

  蓋因此,峰山附近的人們自然而然地習慣了牧羊人的存在,許多家中還算過得去的村民都在長期喝著牧羊人家的羊奶。

  他們幾乎天天都能喝到新鮮的羊奶,因為牧羊人十幾年如一日都在送羊奶。

  羊奶自然得送,可不需不顧性命安危去送。

  尤其是在這百年都難得一遇的怪雨天氣下,便是村民們間的關係再如何疏遠淡薄,也不會希望因為一罐羊奶,鬧出人命來。

  但牧羊人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送羊奶的路途。

  牧羊人的家人們縱然為之擔憂,卻也沒阻撓其出門。

  他們的丈夫/父親說過,他是在報恩。

  是的,天上從不會平白無故地掉下餡餅來,牧羊人最開始帶回來的幾頭羊也非是平白多出來的。

  他離開村子的那一年,他遇見了一些人,一些好人。

  那些好人教會了他如何自力更生,並給了他幾頭羊。

  那些好人不求回報,但他卻是個懂得簡單道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