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塵緣嘆 作品

第五七一章 不速之客


  合溪村。

  村子背靠著山。

  村中流淌著條溪。

  溪是條小溪,在平海郡這樣的溪流成百上千,合溪二字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山是座大山,照理說不該籍籍無名,卻因同諸多南北走向的山巒勾肩搭背,聯袂構成分割平海郡與西側滁州郡的遮雲嶺,而失了獨有名諱,只被當地人稱作“合溪村的後山”。

  村裡有百二十三戶人家,男女老少不到四百口人。

  與外界接壤的交通,除了距村口有半里地的寬敞大道外,另有兩條山石小路。

  全村主要以果蔬種植為生計,兼做些打獵生意。

  不論怎麼看,合溪村在平海郡裡都是個中規中矩的村落。

  非要說與平海郡其他村子相比有何獨特之處,或者說是有何讓人匪夷所思的歷史傳說,那麼合溪村還真能算是個極為幸運的村落了。

  落位於平海郡的各個村落,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相比其他無人借路無人問津人煙稀少之處,平海郡足夠熱鬧,只要肯動點腦子,肯付出點勞力,總能撈足生存資本,要多撈些油水也不無可能,畢竟這兒沒有拳頭最大的主,卻要維持住相對穩定的環境,大家反而會相互督促更為守規矩,鮮少出現賒賬的情況。

  不幸之處也源自於此,只因處於各方勢力紛爭的交集點,一旦動了真格難免刀劍無眼,出現財產損失還有轉圜餘地,殃及人身安全便無可換回。

  兩年前,平海郡便出現過一件駭人聽聞的慘案。

  兩個村,二百三十人,命喪當場!

  那個殺人嗜血被朝廷所通緝的魔頭至今還逍遙法外。

  那兩個村,一個叫百澤村,一個叫西越村。

  之所以說合溪村極為幸運,便是因為合溪村與前二者正呈掎角之勢,兩條山石小道正可通往兩村。

  可以想見在得知隔壁兩村上百條性命無一留存之時,合溪村的村民該是如何惶惶不安?

  當時村長不是沒想過將帶著村民們遷離此地,可再經過幾度掙扎後,已在這一畝三分地生活了五六代的人們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至少艱難熬過最初幾個月後,生活仍在繼續不是?

  而且臨近兩村消失之後,是不是意味著他們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了?

  恐怕時至今日,合溪村的村民們都不知道他們到現在都能安然無恙,只因為在兩年前大雨瓢潑的那一天,恰好沒有一人待在村外,沒有一人出現在百澤村或是西越村附近,在那一天之後每逢有人問起當時之事,他們的回答始終是不清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