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塵緣嘆 作品

第七一六章 牆頭風向

雷聲從何而來?




遠古矇昧時期,人們認為雷乃天地之鼓,天怒而捶鼓,遂有雷聲。




遙遙千載前,有思想大家著《論衡書》寫到:雷為雷公左手引連鼓、右手椎之而生,雷聲為椎鼓而來。




同代《淮南天文訓》中則言:天地精氣相融生陰陽,陰陽二氣相迫近生響雷。




於有識之士而言,自當更為認同認知逐步清晰的末者之說。




可對大多識字不全、認理不清的天下大眾來說,還是世世代代街口巷間口口相傳的“道理”更為靠譜,認為雷聲當是天落怒雷斷樹所生!




而眼前這一幕似乎正印證了這一點。




一棵大抵有十三丈高、十人展臂合圍才能環抱的百年巨樹在怒雷聲中應聲而斷!




驚雷聲響徹整個河源道所在山谷,身處其中者無一不為之心驚肉顫。




哪怕是見慣了生死場面之人,也有個別者在此惶惶天威的震懾下軟了手腳、尿溼了褲襠。




更多人則是不由自主尋聲望去,確定究竟是晴天霹靂,還是人為之聲。




於是乎,他們便看到了北面半山腰上那巨樹樹根處的身影。




一頭亂髮、一身黑袍、憑一己之力抱著巨樹樹幹末端就勢慢慢放倒的微末身影!




笑人不自量,蚍蜉撼大樹!




相比起那根巨樹,巨樹下的人影自然與蚍蜉般微末。




可這時候卻沒人敢發笑,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不論那人影再如何微末,身賦如此怪力神通,怕是要將這巨樹當作武器橫掃八方了!




眼下能讓各方緊張的便是這人來路究竟是敵是友?




答案很快隨著一道銀鈴般的女子嗓音迴盪在山谷間。




“聽雨閣來援,友方速速後撤!”




河源道上對壘的雙方分屬各有不同。




代表入侵方的是駱越軍、駱越江湖人還有幽冥教教眾。




作為守護方的則是中州軍兵及聽雨閣、道義盟等一干中州江湖人。




中州人說的中州話,中州人所能做出的反應自當最為及時。




不論數個月之前的中州軍兵和江湖人間有多麼互不待見,在這共抗外侮的大背景下,加之大半月來並肩作戰下積累起來的瞭解與信任,瞅見這場面,再聽這言語,大家都沒有任何遲疑。




中州江湖人聽言退得最快。




中州軍兵亦在領軍將領的及時指揮下隨之後撤。




幽冥教教眾除了部分因丹藥副作用導致神思遲滯的對敵窮追不捨外,餘者雖未立馬轉頭就跑,卻也紛紛駐足停步或做好了後撤準備。




只有語言不通的駱越人做出的反饋最為滯後。




他們也有聽得懂中州話的人,可要第一時間領悟過來中州人的用意,再轉換成指令至少不是三兩個呼吸就能完成的。




是以,十息前還十分焦灼的戰場,在十息後敵我雙方的站位已尤為涇渭分明。




往東南面後縮的是中州軍及中州江湖人。




提刀抗斧追趕在後邊的是少數幽冥教教眾。




往西南面躲的是大部分幽冥教教眾。




已有縮後狀態的是駱越軍兵。




還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是駱越江湖人!




這時候,本就殘存不多的駱越江湖人也終於是嗅到了危險氣息,先後拔腿飛奔,只要超過那些軍兵,他們就能多一分安全保障。




也是在這時候,那棵巨樹緩緩地掃向了西南方向。




那巨樹還沒倒下時是棵樹,橫掃過來時就是一堵丈許高的牆。




就算是木牆也是厚比城牆的實心木牆!




而龐然巨物的移動說是緩,也只是看起來緩,實際上已不慢於馬匹的奔跑速度,來勢洶洶!




誰捱上一計,七葷八素是輕,當場送命也不無可能!




更可怕的是木牆移速還在不斷加快中,已逐漸超越了常規馬匹的腳力!




啪!




啪啪!




一聲聲細小的擊碰聲下,一個個駱越人應聲而倒!




旋即便是一聲聲蓋過擊碰聲且連綿不絕的慘呼!




大部分駱越人的後背或後腦勺結結實實地被巨樹轟掃中,不是當場徹底昏死過去,便是痛苦地躺倒在地哼哼唧唧。




個別機靈的在巨樹掃來前一瞬趴地護腦,險險躲過一劫。




還有一些身手不錯的江湖人看準時機縱身高高躍起,未被命中。




眼看著一些未逃出巨樹輻射範圍的幽冥教教眾就要復刻駱越人同等遭遇,卻聽咔擦兩聲齊響,巨樹被一分為三!




斷裂的巨樹中端,立著一道剛健的身影,橫著一柄墨色的朴刀!




原來是夜殤撇開紫風不顧、橫空殺來、挺身斷樹!




怪力黑衣人所抱著的樹幹已不足三丈之長。




這突如其來的碾壓式掃蕩就此戛然而止。




只是短短不到六十息的功夫裡,先前金鐵交鳴的河源道上竟只剩單調的哀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