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70章 誰是黃雀(二十)

  根據情報,美軍當下在澳大利亞投入了50萬兵力,這個數字看著太少了。雖然何銳並不小看美軍指揮層,不過出於利己主義的考慮,何銳希望美軍在澳大利亞投入至少800萬軍隊。至於這800萬軍隊是分批投入,還是一次性投入,何銳並不在意。美軍去澳洲,多多益善。

  放下報告,何銳讓秘書給總理吳有平以及資源部部長李崇禧打電話,讓他們立刻前來彙報澳大利亞鐵礦的開發計劃。打完這個電話,何銳又給政治部主任鍾義府打去電話,讓鍾義府拉一趟。

  先到人民路7號的是鍾義府,何銳開門見山,“義府,對澳大利亞戰役,你有什麼想法?”

  鍾義府一愣,隨即大喜。現在最早追隨何銳的5人中,負責東南亞戰役的鄭四郎與聯軍總司令徐乘風明顯將最先晉升元帥。之後獲得晉升的很可能是程若凡與胡秀山。鍾義府雖然確定自己也會晉升,不過很可能會在政治部這麼一個看似與戰爭直接關係有限的位置。

  對此,鍾義府倒是不太在意。這場戰爭到底是帝國主義戰爭,還是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其間的差距非常大。不過鍾義府並不反對自己出任澳大利亞戰役的負責人。鍾義府問道:“主席,你認為這一仗的難點在哪裡?”

  “難點在於精細的操控。我個人非常希望能夠逼得美軍不斷在澳大利亞投入軍隊,當然,在此之前,肯定要殲滅非常多的澳新軍團。所以澳新戰役不僅時間長,還會出現大量治安戰。”

  聽到“治安戰”三字,鍾義府就知道何銳果然是坦誠相告。英國打的布爾戰爭,很大程度就是一場治安戰。所以戰爭內容極為殘酷,英國在集中營裡面搞出來的事情,連英國本國人都覺得太過分了。

  鍾義府試探道:“既然這場戰爭如此細緻,秀山同志應該很合適。”

  何銳解釋道:“秀山是在戰爭中很細,打政治仗卻不是他的長項。至於若凡,我擔心他注意力太放在政治上,對於軍事方面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鍾義府苦笑一下。何銳的評價從正面看,是在說鍾義府能夠很好的平衡軍事與政治之間的分寸。但是從比較負面的觀點看,鍾義府在純軍事領域不如胡秀山,純政治領域不如程若凡。

  調整了一下心態,鍾義府說道:“主席,我認為在正面戰場將與美軍交戰,是否要不斷逼迫美軍增兵?”

  何銳點點頭,“現在美國在澳大利亞的兵力還不夠多,至於多少算夠,300萬太少,1000萬不多。當然,我覺得你很清楚,美國也不可能派遣這麼多部隊到澳大利亞。”

  “主席,我們是否要考慮登陸美國本土作戰?”鍾義府試探道。因為美國工業能力足夠強大,所以現階段沒人提出這種可能性。不過鍾義府認為,中國必須認真考慮此事。

  以當下的中國為例,即便戰局危急到美軍打到中國家門口,中國也不可能放棄戰鬥。如果想逼迫中國退出戰爭,外國軍隊就得在中國本土獲得巨大勝利。鍾義府認為,美國也是如此。中國只有在美國本土大規模殲滅美軍,才能讓美國退出戰爭。美國戰爭將極為血腥。

  “義府,美國戰役將非常殘酷。所以我才希望能在美國戰役爆發前,先將美國對外戰爭的能力削弱到極限。如果是秀山來指揮這仗,他很難把握住美國人的心態。如果是若凡指揮這場仗,他會考慮如何讓美國意識到殖民主義的罪惡,很難真正帶入美國人的感受。”

  “……是惶恐麼?”鍾義府問,語氣中頗為感慨。

  何銳點點頭,“應該是這樣的感受。那是眼看著無論多麼努力,都無力阻止世界改變的無力感。以及不斷戰敗導致的危機感所引發的惶恐。讓美國認為自己無能為力,並不是容易事。但我們非得打出這樣的感覺,讓美國一直有種再努力一下就可能打破僵局的期待。當失敗積累到足夠程度後,美國政府就再也壓制不住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