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賊心不死

他一生髮明瞭翻車、指南車、水轉百戲等物,大多是用於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像翻車之物,直到實現電動機械提水之前,都還在使用。

而且馬鈞還改造了諸葛連弩、發石車等物,成為軍隊很重要的器械。

史書稱讚他為天下之名巧,將他和魯班、墨子等大師相提並論,便可知此人的厲害之處。

能將此人收入麾下,的確是江東的一大幸事。

“周公瑾果真有識人之慧。”喬瑋不由得讚歎道,這樣大師級別的匠師都能給他找出來。

幼燁看著這名字,並未聽說過這個名字,“此人很有名嗎?”

“那倒沒有。”喬瑋算了算時間,這個時候的馬鈞應該還沒有什麼名氣,加上他自幼家境貧寒,還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與人交談,更不善將自己的巧思表達出來,旁人如何能知道他心中巧思呢!

“不過以後定然會很有名。”喬瑋將名單收起來,讓幼燁送去給朱治,然後又讓幼燁去通知莫三公子,多關注關注馬鈞這個人。

她曾和莫三公子討論過試圖將機巧連弩的上弦方式再做一次修改,能夠像現代的槍一般,讓箭矢提前裝入匣子之中,待使用之時,將匣子扣入固定位置,便可發射箭矢。

當然這也是因為喬瑋親眼經歷了廣陵的守衛戰,親眼看到士兵因為慌亂無法準確為機巧連弩裝入箭矢而導致被對方的箭矢所射死的情況。這也側面反映了機巧連弩的上弦方式還是不夠便捷快速。

之後喬瑋便想了很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自己嘗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改造,但還是技術有限,一直都沒有能實現她的設想。

喬瑋覺得,或許以馬鈞此人的巧思,會有不一樣的解決方案,若能解決上弦的速度問題,江東軍的實戰能力還能有所提升。

喬瑋還沒來得及高興,門外的侍女來報,說還有一封給喬瑢的信。但此時的喬瑢已經回皖城代嫁了,因此侍女不知道這封信該如何處置,思索再三送到了喬瑋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