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求官

孫權想要招賢納士,喬瑋便提到了許靖,許靖雖然逃到交州數年,但當年“月旦評”的盛況時至今日依舊令人念念不忘。

世家之中至今尚有多少的子弟對其的評語十分心生嚮往,以得其一句評語以為榮。

孫權便請諸葛瑾前往交州請動許靖入吳,再度於吳縣新改建的向金臺舉辦月旦評。

中原戰亂多年,中原有不少的世族文士皆避難而至交州,尤其是士燮所統管的交趾郡,由於士燮兄弟的管轄,威名遠揚,連南越王趙佗也輕易不敢來犯。

許靖於交州數年,行事十分低調,士燮性格寬厚有器量,謙虛下士,又與薛綜、程秉等名士往來密切。士燮喜讀《左氏春秋》,許靖等人也常與之談論、彼此作注。

諸葛瑾知道許靖定然不會輕易入吳,於是帶著禮物先前往拜訪士燮,帶了一份蔡邕謄抄《左氏春秋》的手稿送給士燮。

士燮登時如獲至寶,但諸葛瑾提請士燮兄弟入吳,士燮自然不可能答應。

只是如今士燮尚不能與孫家抗衡,又有荊州的劉表虎視眈眈,士燮自然是希望此時不要與任何一方交惡,免得引來殺身之禍。

士燮婉拒了諸葛瑾,當然這是在諸葛瑾的意料之中,他便只好提出孫權想為嫡長子孫登和養子孫勖尋一位名師教導,也是慕名士燮的才學和寬和,這才求到這裡來。

士燮也是聰明人,知道諸葛瑾本意並不在他們士家兄弟幾人,於是便推薦了許靖、薛綜等人。

諸葛瑾擇了許靖,言說許靖為人仁恕惻隱,想為孫權舉薦,但又恐許靖名流傲骨,不願為孫家子弟之師。

士燮聞絃歌而知雅意,為諸葛瑾設宴,並請來了許靖入席,三人相談甚歡。

許靖本是汝南郡平輿縣人,如今汝南郡正是孫權的治下,趙雲駐守其中,許靖也想年老之日還有歸家之日,於是思索再三便答應了諸葛瑾的邀請,去到了吳縣。

孫權得到許靖入吳,自然喜不自勝,許靖乃是汝南名士,能得許靖相佐,必能為孫家和江東世族之間搭起一座橋樑來。